第356章 许公子,你还真有两把刷子!

如今有这样的好机会,林青山自然要为许闲挣回颜面。

将士们纷纷响应,跟着振臂高呼:“清风营万圣清风营必胜!”

“好!”

许闲看着士气高昂的将士们,满意地点点头,“我要的就是你们这股一往无前、气势无双的劲头!景王虽然厉害,但我们清风营也不是好惹的。我们就是要让天下人瞧瞧,让那些嘲笑我们清风营的人看看,我们的战力究竟有多强!”

说着,他大声宣布:“现在,我们开始排兵布阵,准备进行战术演练。这个战术的名字很简单,叫做‘拐子马’。”

众人听闻这个词,脸上皆是一片疑惑,显然不明白 “拐子马” 的含义。

但许闲对 “拐子马” 却并不陌生。

“拐子马” 本是军事术语,起源于南宋抗金时期,是宋朝对金军精锐骑兵的称呼。

金军的 “拐子马” 实际上是在大军左右两翼布置骑兵的一种战术,其名称源于女真语 “快子”,寓意移动迅速。

许闲此次要演练的,是以火炮为核心的 “拐子马” 战术。

他研制的火炮虽然射程可达千步之远,但在火炮中,这个射程并不算突出。

不过,也正因如此,火炮的重量不算离谱,而且炮身重心处设有炮耳,可以灵活调节射角,尾部还配备了准星和照门,大大提升了射击的精准度。

许闲在研制火炮时,便充分考虑了与楚军作战特点相结合。

这种火炮尤其适合对抗密集冲锋的骑兵,它不但可以发射实心弹、火药弹,甚至还能发射霰弹和链弹,对密集冲锋的骑兵具有恐怖的杀伤力。

除此之外,许闲还专门为火炮研制了四轮炮车,方便骡马托运。并且,通过圆轨能够调整射界,使火炮成为可移动的火力点。

在野战中,还能用车营作为屏障,将火炮置于阵地之中,从而形成 “炮骑协同” 的战术核心。而这 “炮骑协同”,正是许闲以火炮为核心的 “拐子马” 战术的关键所在。

林青山等人对许闲的 “拐子马” 战术一头雾水,但许闲并未过多解释,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要让众人在实践中领悟这一战术。

一个时辰后。

清风营已完成武器装备的更换,整齐地在演武场中集合。

林青山作为校尉,坐镇中军,指挥清风营五百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