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考虑到当前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制造速度仍然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新坦克在性能、防护能力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
足以抵消因制造周期变长而带来的些许不便。
而且随着后续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与改进,相信制造效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要知道坦克兵可不同于普通的陆军士兵,他们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直接训练就能胜任工作。
成为一名出色的坦克兵,除了接受常规的军事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和掌握各项与坦克相关的专业知识。
毕竟在战场上,坦克就是战士们最坚实的堡垒。
如果对它一无所知,那又怎么能发挥其最大威力呢?
比如说起码得学会修理车辆吧!
如果坦克出现了一些小毛病,总不能一有问题就立刻打电话呼叫后勤人员前来维修。
尤其是在激烈的战斗前线,哪有那么多时间等待支援?
而且当时可不像现在这样有着先进的 GPS 定位系统。
难道还能指望那些负责修车的人在茫茫战场上漫无目的地四处寻找故障坦克吗?
所以说很多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依靠坦克兵自身去解决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装甲兵的数量相对较少。
并不是张尘不愿意大规模地武装装甲部队,而是想要训练出一批真正合格的装甲兵实在太难、太耗费时间了。
通常情况下一名合格的坦克兵至少需要经过长达一年之久的严格训练才能正式上岗。
此外坦克车组中的各个岗位都至关重要,包括车长、炮手、装填手以及通讯员,每个成员都需要经过精心培训。
一个优秀的车组绝对不可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
拿车长来说,他至少得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以便能够读懂各种作战指令和地图信息。
同时还应拥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迅速做出正确决策,并带领整个车组完成任务。
此外炮手可是承担着主要输出任务的关键角色啊!
要是三炮之中竟然有两炮都放空了,那还能有什么作用呢?
要知道在激烈残酷的战场上,往往只需要一炮就能决定胜负。
谁率先开火谁就能占据主动,而如果能够打得又快又准,那优势可就更大!
然而如果连续两炮都出现失误(MIS),那么基本上可以说这名炮手已经前景堪忧了。
因为当他开完第一炮后,就很容易会被敌人察觉位置所在。
紧接着再发射第二炮时,敌人几乎肯定已经锁定了他的具体方位。
此时对方的坦克早已严阵以待,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攻击。
一旦稍有不慎,己方坦克说不定就会遭遇翻车这样的灾难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