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文书堆满案桌,却无人认真查阅。
而大理寺卿似乎心思也不完全集中在案件本身的进展上,更像是在应付差事。
姜茯谣心中冷笑,看来,这江南官场,比她想象的还要腐败。
“大人,这些卷宗,似乎并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姜茯谣放下手中的卷宗。
大理寺卿擦了擦额头的汗,赔笑道:“茯谣姑娘,这下官也尽力了。”
“尽力了?”姜茯谣挑眉。
“大人就是这样尽力的?”
大理寺卿脸色一变,正要开口解释,却被一个声音打断。
“茯谣姑娘,不知您有何疑问?”
一个年轻的官员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身穿官服,面容俊朗,眼神清澈,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沉稳的气质。
姜茯谣打量了他一眼,此人她曾有所耳闻,是大理寺少卿沈宴,年纪轻轻便屡破奇案,颇有才名。
“沈大人,我想了解一下此次江南水患的具体情况,以及赈灾款项的去向。”
姜茯谣开门见山地说道。
沈宴微微点头,不卑不亢地说道。
“茯谣姑娘,关于此次水患的情况,下官已经整理成册,请您过目。”
他说着,从一旁取来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姜茯谣。
姜茯谣接过册子,仔细翻阅起来。
这册子记录详尽,不仅有灾情的详细描述,还有赈灾款项的分配情况,以及粮草仓储的总登记册。
“沈大人,这些记录,可属实?”姜茯谣问道。
“下官以性命担保,绝无虚假。”沈宴坚定地说道。
姜茯谣点点头,心中对沈宴多了几分欣赏。
在这个充斥着谎言和欺骗的官场,沈宴的正直和坦诚,显得尤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