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麦秸有的是

不会烧麦秸吗?

用多少烧多少,既方便也节约燃料。

你是不是傻?!

总的来说,麦秸豆秸就是农场农村老百姓生活的必备燃料了。

有人问,要是没人拉麦秸,怎么办?

农场会在麦收即将结束时,组织家属烧荒,一块地一块地的烧。

烧荒的那几天,天空暗哑阴沉,不见天日。

空气都剌嗓子,呛人,谁不知道污染环境啊?

可你不烧这些秸秆咋办?

农场总局也组织专家研究了。

什么粉碎还田啊,秸秆深埋啊!

结果,给第二年的生产造成了很大困扰。

职工们都骂专家王八蛋!

你干科研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不是让你来添堵的。

搞了几年也就放弃了。

这事太挨骂,没人敢整了。

最后,农场就鼓励广大职工往家拉吧,随便拉。

这样还能减少烧秸秆的工作量,也减少了污染。

有人说了,你拿回家烧和在田里烧有啥区别?

不都是污染吗?

那可不一样。

焚烧秸秆是集中在十天半个月内,大量野外燃烧,灰尘烟雾四处弥漫,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大。

拉回家是在灶坑里烧,灰都留在灶坑里了,没有跟随烟子飘到室外。

这些草木灰倒在园子里还有肥田的作用呢。

再说了,老百姓每天燃点秸秆做饭,量不大,相当于烟尘缓释,可以被空气稀释。

与在大田里集中焚烧是两回事,不可同日而语。

小主,

这还解决了老百姓的燃料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专家就是想不开啊!

-----------------

熊贵清找来六根木头。

这是熊家留着的最长的木头,有六米以上。

就是为了现在准备的。

又找来了绳子。

两人打开了后车厢的大箱板。

先抬着一根木头搭在车厢的最前边,左右两侧留出同样的距离。

在车厢的尾部再搭上一根。

何献超从驾驶室里拿出了几根铁丝和钳子来。

把前后两根木头固定在车厢板上。

忙完这些,又抬木头搭在这两根木头上。

由于两侧的木头长度不够,只能在中间接上,用铁丝勒死。

两侧的大箱板也被铁丝和绳子勒着,挂在了木头上。

这样,原来方盒子似的后车厢,就变成了一个大平板,虽然不是太平,可也算是个平面。

这就为下一步装秸秆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至少面积增加了不少。

两人都忙乎了一身大汗。

眼瞅着就要中午了,熊贵清赶紧把家里的剩菜和馒头热上。

何献超进屋喝水等着,熊贵清则去喂猪了。

他刚回来,老爸熊长禄就回来了。

见到院门口停着的蹦蹦车,又见后车厢已经改装完毕,就知道这是给自家拉麦秸的。

三人坐在一起,围着饭桌吃饭。

“爸,你下午能跟我们去拉麦秸吗?”

“下午啊,行,我让老王值班就行。”

“还得找个人,何献超在前面开车,你在上面装车,我一个人跟不上啊,还得有个人才行。”

“嗯。”

熊长禄沉吟着,他在想找谁换工合适。

既要找一个身体条件好,能干不偷懒耍滑的,还得跟自己关系近,能相互换工的。

三人正说着,门外有人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