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有句话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现在,第二大队的同志们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还是师出有名的复仇、卫国、保族的战斗,是保证中华民族不亡种的正义之战!在众多的条件的加持下,同志们还有了各式各样的先进装备,哪怕新兵用的半自动都比鬼子的三八大盖强了一代!
人心齐,武器好,火力强,北边有特战队在时刻关注鬼子的动向,南边有38团主动的以身诱敌深入……种种种种的条件凑在一起,鬼子伪军不死都对不起这么多的条件啊!
你说第二大队有新兵?有啊,都在炮兵排扛箱子呢!战斗的时候新兵们也用手里的半自动,趴在战壕上开抢啦,虽然打的不准,但是效果却是给拉满了啊!4个连凑起来足足120多的新兵呢,用的还是半自动,打出去的子弹也十分可观了。
对于前面的老兵们来说,只要后面这群生瓜蛋子别把子弹打在咱们的屁股上,那就是胜利!嗯,等打完了这一仗,才是新兵们成长的时候呢…
所以,哪怕战斗仅仅进行了这么短的时间,其实也已经锁定了胜利的结局!好吧,其实从鬼子伪军大部队进入伏击圈开始,生来就已注定了!
啾啾啾……轰轰轰……战场最北侧,二连的60迫击炮还在调整参数呢,一直没有动静的82迫击炮连却是开火了!6发炮弹从北边山顶上飞下,在锦上村口炸响,直接封锁了鬼子最后一丝返回去的希望。
“哈哈,稳了,伏击圈的鬼子,一个都跑不了,都得死!”山上,战斗中的同志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在内心狂吼,手上却是没有停下开火。
而到了这个时候,鬼子也好,伪军也好,终于做出了改变!
此时,战场上还有一些运气好的鬼子跟伪军还活着。他们要么是躲过了战士们的子弹,或者直接身处射击的死角……总之,还活着的这些伪军们,终于从被突袭,被屠杀的懵逼状态中缓了过来,跟那些一心想要逃到安全之地的鬼子们一起,给战场带来了新的变数——跑!
没错,就是跑,向着没有枪声的地方跑,向着远离战场的地方跑!
在山的这边其实是有条河的,而这条河就紧紧的贴着二大队伏击区的主阵地这边的山脚向东南流淌,在过了这座山后,跟东边自北向南的赤石桥河交汇在一起向南流向郭道镇那边。
也就是说,其实在二连到五连的阵地跟鬼子们之间,是有条河阻挡的!也正是有这条河在,二大队的同志们才能把伏击的距离拉的这么近!
怎么说呢?在鬼子们的记录中,也有三枪八路的记载,知道八路打伏击在开了枪后,就会尽量突进,然后跟鬼子绞杀子一起,用白刃战战斗。
这条河的存在,就让鬼子们下意识的不把这边当做伏击的地方。毕竟,30多米跨度的河沟,谁能一下就跑过来?而且河水也不是那么浅…所以,第二大队的同志们能在河岸向山坡上不远的地方就敢埋伏下,也不怕被鬼子发现了。
能轻易伤到东边上山的路,就是锦上村东头的那边,那边没有河道阻挡。而鬼子一旦过了出村子的石头桥……嘿嘿,就回不去了!
而现在,鬼子们依旧把希望寄托在这条河的阻挡上!因为鬼子在枪林弹雨中,听到枪声是从东北向的山上打来的,也就是河流那边的山上打来的。而一旦远离了这条河,那就远离了八路的射击范围,出了枪弹的射击距离,那就安全了!
也是因此考虑,剩下的那几百的日伪军,凡是能甩开腿跑的,都向着河谷东南侧的麦田里面跑去。只要跑到那边的山坡下,就能有500多米的距离,怎么着也能躲过子弹的有效射程了吧?
看到鬼子跟伪军们往麦田这边跑,山上抱着半自动的同志们打的更起劲了!这会儿的功夫,突击步枪跟轻机枪都已经换了俩弹匣了,半自动也换了一个弹匣了,冲锋枪甚至都换了三个弹匣了……也就是说,半自动还能自由的射击,其他人就得向着节约子弹了。
好吧,节约子弹这个问题谁都没有说,但是勤俭节约是个好习惯。在前期的大量火力投入后,也是该放松一下了,反正这些鬼子伪军都跑不了,因为对面不是还有一连跟三分区独一营么,38团的同志们也有在那边山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