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坐下细谈。刘总兵叫刘印强,开玩笑说之前小卒的时候在军中外号刘银枪。两人皆笑。谈起战事,刘总兵知道的更详细,道出其中原由。
九月,侦骑发觉榆林对面瓦刺主力西走。众将争论,参赞军事的文官王越一力主张进攻。在场的延绥总兵许宁,游击将军周玉要上报朝廷再决断。
王越有心立功,言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可错失良机。众将就听了他建议,以他为首,领万余精骑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长途奔袭大举深入河套。擒斩三百五,破瓦刺老营收复河套。
刘总兵很有些羡慕又有些不平的意思,言道:
“王越是个知军的文官,朝廷已然有人在议论要给这王越封侯。擒斩三百五十,这功劳在近几十年算是大功,放到我朝洪武、永乐年间算个屁。三百五个首级就想封侯,这群文官抬自己人轿子吹捧太不要脸!”
又道:“李先生你在大同镇,单人独骑杀的鞑子超过五百,抢回的战马也有千匹。他要是封侯,老弟你也能。”
李四有深思许久,慨然叹息:“我一介布衣要甚么功劳。只叹我大起来明有朝一日要重蹈前宋覆辙。”
语出惊人。刘总兵闻言四顾,见无旁人在,急忙道:“不要乱说话!”
李四有道:“之前军中粮草辎重是文官在管,军中首级记功也是文官在管,现在文官开始直接领军指挥了。这一开头,你说后续会怎样?到最后可不就是前宋那一套。那王越虽有一时小胜立下功劳,最终必然引发长远大患。大明朝文官领军之祸自王越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言之凿凿。刘总兵沙场悍将自认胆气过人,细思之下却惶恐难安。
还有些话李四有没说出来。河套虽复,却只是一时之功。朝廷只占地不移民,驻军花费大,不久后必然要撤兵,到最后还是胡人占据。奴尔干都司、交趾都弃了,再弃一个河套又何妨。
那些文官就是这么想的,觉得是赔钱货扔了不可惜。
他不愿再提,却想起自己在燕山脚下安置的汉人部落,知道其中关键必然不能绕开刘总兵。说道:
“我在塞外救了些汉人,他们在老家没地种,又得了胡人的牛马牲畜,准备靠近边塞在燕山脚下放牧。须提前告知您知晓,还望您多加照应。”
略微停顿,直言道:“希望明军不要去杀良冒功。”
刘总兵满口答应,问大概多少人。李四有说汉人有两三千分散成十几个小部落,部落里没胡人男子只有胡人女子。
刘总兵肃然问道:“居然有这么多。我之前就觉得你浑身不对,有股杀气。你到底杀了多少鞑子?”
他默然不答,而后开口道:“请刘总兵帮忙遮掩,只当这事不是我做的。”
两人又聊几句,谈好了这些汉民会定期来边关以牲畜皮毛换取盐茶粮食等事宜。李四有说锦衣卫也会配合此事,不算走私。他还给刘总兵画了张简图标识汉人部落大致位置,略微停笔,又加上来土默特附近蒙古人的位置,以及沿途的山脉河流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