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菇 50 克
- 姜末 10 克
- 盐 适量
- 酱油 50 毫升
- 料酒 50 毫升
**步骤:**
1. **制作饺皮:** 将籼米粉放入盆中,加入开水,搅拌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
2. **制作馅料:** 将五花肉、冬笋和香菇切丁,加入姜末、盐、酱油和料酒,搅拌均匀。
3. **包制米饺:** 将面团分成小剂子,擀成薄片,包入馅料,捏成饺子形状。
4. **炸制:** 在锅中加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米饺,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5. **出锅:** 三河米饺,饺皮酥脆,馅料鲜美。
7. 李鸿章大杂烩
李鸿章大杂烩是合肥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是李鸿章招待外国使节的宴席上,厨师将多种食材混合烹制而成。李鸿章大杂烩不仅味道醇香不腻,还体现了合肥饮食文化的包容性。
制作方法
**材料:**
- 鸡肉 200 克
- 海参 50 克
- 鱼肚 50 克
- 鱿鱼 50 克
- 冬笋 50 克
- 香菇 50 克
- 姜片 20 克
- 料酒 100 毫升
- 盐 适量
- 酱油 50 毫升
**步骤:**
1. **处理食材:** 将鸡肉、海参、鱼肚、鱿鱼、冬笋和香菇切块备用。
2. **焯水:** 将鸡肉、海参、鱼肚和鱿鱼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捞出沥干。
3. **炖煮:** 将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加入姜片、料酒、酱油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 1-2 小时。
4. **调味:** 加入盐,继续炖煮 30 分钟,让调料充分融入食材。
5. **出锅:** 李鸿章大杂烩,汤汁浓郁,食材丰富,味道鲜美。
合肥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地理故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无论是传统的烤鸭、鸡汤,还是独特的米饺和杂烩,都是合肥饮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 《老李小酒馆:徽州味道传奇》
### 引子
江南的秋,带着些许凉意和淡淡的桂花香,氤氲在徽州古城的青石板路上。
老李小酒馆,就坐落在这古城一隅。酒馆不大,却因地道的徽菜和独特的风味,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
老李,年过六旬,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生于徽州,长于徽州,对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他常说:“徽菜,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徽州文化的传承。”
### 第一章:徽菜之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晨,老李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菜市场。他精挑细选着新鲜的食材,脑海中构思着今日的菜单。
徽菜,讲究就地取材,以鲜致胜。老李深知,只有最新鲜的食材,才能烹制出最地道的徽州味道。
“老板,这刀板香怎么卖?”老李指着摊位上色泽红润的刀板香问道。
刀板香,是徽州传统名菜之一,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经过腌制、风干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成菜色泽金黄,咸香适中,肥而不腻,是老李酒馆里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还是老规矩,给我来五斤。”老李爽快地付了钱,又继续挑选其他食材。
回到酒馆,老李便开始忙碌起来。他先将刀板香切成薄片,整齐地码放在青竹板上,再放入蒸锅中蒸熟。
蒸制过程中,刀板香的香气逐渐弥漫开来,勾得人垂涎欲滴。
“刀板香,讲究的就是一个‘香’字。”老李一边忙碌着,一边自言自语道。
蒸好的刀板香色泽更加诱人,老李将其端上桌,等待着食客们的光临。
### 第二章:食客云集
中午时分,酒馆里渐渐热闹起来。
“老李,还是老样子,刀板香、臭鳜鱼,再来一壶黄山毛峰。”一位常客老张走进酒馆,熟稔地和老李打着招呼。
“好嘞,您稍等。”老李笑着应道。
臭鳜鱼,是徽菜的另一道经典名菜。相传,徽州商人外出经商,常年在外,思念家乡的美味,便将鳜鱼腌制后托人捎带。由于路途遥远,鳜鱼运到时已经发臭,但徽州人却意外地发现,这种“臭”鳜鱼别有一番风味,于是,臭鳜鱼便流传开来。
老李烹制的臭鳜鱼,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鱼肉洁白细嫩,臭中带香,香中有臭,妙不可言。
“老张,您这嘴可真刁啊,一来就点我最拿手的菜。”老李打趣道。
“没办法,谁让你这酒馆的味道这么正宗呢。”老张笑道。
说话间,臭鳜鱼和刀板香已经上桌。老张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臭鳜鱼送入口中,细细品味着。
“嗯,不错,这味道,够地道!”老张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臭鳜鱼,关键在于腌制和火候。”老李解释道,“腌制时间太短,鱼肉不入味;时间太长,又会过咸。火候也要掌握得当,才能做到外酥里嫩。”
“听你这么一说,我更觉得这臭鳜鱼来之不易啊。”老张感慨道。
“可不是嘛,做菜如做人,都要用心。”老李感慨良多。
### 第三章:徽菜故事
午后,酒馆里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小男孩。
“老板,有什么推荐的菜吗?”年轻男子问道。
“推荐你们尝尝我们徽州的特色小吃——毛豆腐。”老李热情地介绍道。
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小吃之一,因豆腐表面长有一层白色绒毛而得名。毛豆腐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需要经过发酵、煎制等多道工序。
老李将煎好的毛豆腐端上桌,金黄的豆腐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小男孩好奇地看着毛豆腐,问道:“爷爷,这豆腐怎么长毛了?”
“这是毛豆腐,是徽州的一道特色小吃。”老李笑着解释道,“豆腐发酵后会长出一层白色的绒毛,这绒毛可是有营养的呢。”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夹起一块毛豆腐送入口中。
“哇,好吃!”小男孩眼睛一亮,“爷爷,这豆腐好香啊!”
“毛豆腐,外酥里嫩,咸香可口,是徽州人最爱的美食之一。”老李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了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毛豆腐。”年轻女子说道,“那时候,奶奶总是把豆腐放在稻草上发酵,然后用菜籽油煎得金黄,再撒上一点辣椒酱,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徽菜,不仅仅是一道道菜,更是一段段回忆,一种文化的传承。”老李感慨道。
### 第四章:徽菜传承
傍晚时分,酒馆里来了一位年长的食客。
“老李,还记得我吗?”老人问道。
“当然记得,您是王教授嘛。”老李热情地招呼道。
王教授是徽州文化研究专家,对徽菜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老李,你做的徽菜,是我吃过最正宗的。”王教授说道,“徽菜,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没错,王教授。”老李点头表示赞同,“徽菜,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地道的徽州味道,了解徽州的文化。”
“徽菜,就像是一幅画卷,描绘着徽州的风土人情。”王教授说道,“无论是刀板香的咸香,还是臭鳜鱼的独特风味,亦或是毛豆腐的细腻口感,都蕴含着徽州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菜,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老李说道,“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道菜都承载着徽州人的情感。”
小主,
“希望你能将徽菜发扬光大。”王教授鼓励道。
“我一定会的。”老李坚定地说道。
### 第五章:徽菜创新
夜幕降临,酒馆里依然热闹非凡。
“老李,今天有什么新菜推荐吗?”一位年轻的食客问道。
“有啊,我最近研制了几道新菜,你们可以试试。”老李说道。
老李将新菜端上桌,分别是“香煎刀板香”和“麻辣臭鳜鱼”。
“香煎刀板香,是将刀板香煎至金黄,外酥里嫩,口感更佳。”老李介绍道。
“麻辣臭鳜鱼,则是在传统臭鳜鱼的基础上,加入了麻辣元素,麻辣鲜香,别有一番风味。”
食客们纷纷品尝着新菜,对老李的创新赞不绝口。
“老李,你真是徽菜界的‘老顽童’啊。”一位食客打趣道。
“徽菜也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徽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老李说道。
“没错,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王教授说道,“徽菜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