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166章

苏德战役结束后,欧洲战场暂时告一段落。

而太平洋那边,打成了一锅粥。

丑国太平洋舰队在中途岛海战中,派遣了16特遣舰队(下辖企业号、大黄蜂号航母战斗群)和17特遣舰队(下辖约克城号航母战斗群)支援中途岛。

从相关数据显示,美军的整体水面战斗舰艇单位为44艘(3艘航母+13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而日本海军(位居战斗一线)的水面战斗舰艇单位为48艘。

总体来说,霓虹海军处于战斗前沿的舰艇数量高于太平洋舰队,舰队的武器装备也处于相对优势。换言之,霓虹海军的主动攻击效果会更加出色。

不过,霓虹海军的作战计划却并不明确。这就容易造成舰队在后期作战中容易发生舰艇配合不当或者警戒幕出现漏洞的状况,从而贻误战机。

据资料显示,1942年5月5日,霓虹海军部下达的“大海令”明确表示:战略目标为攻占中途岛。但是,陆海两军协定的作战任务却是:攻占中途岛,防止敌舰从夏威夷方面向本土发动军事袭击,发动攻击时,注重歼灭敌军舰队。

这里就产生一个战略目标的悖论,霓虹海军到底是占领中途岛还是歼灭中途岛附近海域的丑国太平洋舰队?

当然,山本五十六更希望歼灭丑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力量。从战争格局来看,即使日军占领中途岛,岛屿防区所需的军需供给都需要从外部运输,必然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

如果军需供给得不到持续输送,日军对于中途岛的作战目的必然不是长期占领。毕竟“舰舰对战”和“舰岛作战”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果前者(舰舰对战)的作战目的是消灭敌方舰队,那必然要隐藏自身实力,而后奇袭取胜。即使日军的电报密码已被美军提前破译。但是,位居一线的霓虹海军完全可以凭舰队火力优势和太平洋舰队正面对战取胜。

同时,后者(舰岛作战)的作战目的如果是攻占岛屿或者其他定点的军事目标。

那么,作为进攻方的霓虹海军就必须展示对附近海域的控制权威,从而加大对中途岛美军的心理作战负担,便于快速拿下滩头阵地,攻陷中途岛。

当然,两份截然不同的作战任务势必造成舰艇在实际战斗中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泛指舰队的纵深攻防体系呈现差异化)。同时,这也衰弱了霓虹海军的集中攻势力量,从而使丑国太平洋舰队逐渐调整至最佳的战斗状态。

上层军部对于作战任务的不明确定位,导致下层舰队无法攻击有效军事目标,成为霓虹帝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的诱因之一。

其实,霓虹帝国海军把中途岛作为占领目标并没有错。

毕竟,中途岛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与旧金山和横滨的直线距离均为5000公里。霓虹海军一旦占领中途岛,便可以凭借周边岛礁的配合作为攻击夏威夷的桥头堡,十分利于霓虹海军的进攻防线向东扩张。

但是,霓虹海军的中途岛进攻计划却存在作战思想陈旧的问题。首先,汇聚霓虹海军精锐去进攻两个相去甚远的岛屿(注意:一个为阿留申群岛,另一个为中途岛),违背了兵家倡导的“集中原则”(优势兵力的集中运用能够快速打破战争僵局,提高战斗效率)。

虽然在战略层面扩大了日军的攻防范围,却虚弱了日军的战术突击威力。

换言之,霓虹帝国海军的北方舰队虽为牵制太平洋舰队,但是却给兵力有限的两只机动舰队都树立了太多的战术目标,使后期战局逐渐陷入僵局。

(注意:山本五十六一开始想凭借“偷袭珍珠港”的奇袭战术迅速占领中途岛,但是投入到北方的两支航母战斗群的决策却导致中途岛航母战斗群防卫兵力短缺,从而降低了霓虹海军进攻速度,使太平洋舰队逐渐构建完善的中途岛海空立体作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