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41章

距离T级潜艇诞生依然有不远的距离,而之前英国赖以为傲的K级又问题不断。

在一站前,英国与德国进行了激烈的战列舰竞赛,双方竞相建造排水量更大和主炮口径更大的战列舰填充到自己的舰队中,为了进一步增强主力战列舰部队的决战实力,英国海军打起了潜艇的注意。

1913年英国海军提出一种大型高速潜艇概念,平时编入战列舰部队一起在水面上行军。

在与德国“公海舰队”进行决战时潜入水下向德国战列舰发射鱼雷,这时鱼雷很可能扰乱“公海舰队”的严整阵型,而且这种潜艇还能追杀德国舰队中速度较慢的老式战舰与受伤掉队的战舰。

而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潜艇-E型的航速只有不到16节,航程才不过3000海里,当然是无法执行上述任务的,要跟上战列舰部队的速度,潜艇的水面航行速度必须达到20节以上。

1914年,英国皇家海军两艘柴油机动力潜艇“剑鱼”号和“鹦鹉螺”号刚刚完工,按照设计计算数据,应该可以满足高速潜艇的指标。

1915年两艘新型潜艇经过测试,最高航速没有超过18节,并没有展现出设想的性能,英国海军部认为柴油机已经不够用了,必须用马力更大的蒸汽轮机。

当时英国在S1号潜艇上首次实验了3750马力的蒸汽轮机,这次实验取得了成功,潜艇的水面速度提升很大,达到了20节。

以往蒸汽轮机只在大型水面舰艇上使用。

1915年9月,英国海军部以每艘34万英镑的高昂价格订购21艘K级潜艇。

最终完成的K级潜艇一举拿下了当时世界潜艇中最大,最快2项冠军。

从纸面上看K级潜艇的性能就算放在二战都是出类拔萃的。

K级潜艇全长103米,宽8.08米,吃水6.38米,水面排水量1980吨,水下排水量2566吨,全艇人员共59人。

K型潜艇比他的爷爷E型潜艇整整大了3倍,吨位由E型潜艇的800吨一下跃进到了2500吨,可以装载很多燃油与其他补给品,相应的航程也达到了3倍以上,由3000海里提高到了1万海里,可以跟着战列巡洋舰畅游全球。

水面高速航行使用马力蒸汽涡轮机,最大航速能够达到24~25节,直到核潜艇出现才打破这个记录,水下航行使用1400马力电机推进,上浮和下潜时采用800马力柴油机,这样K级潜艇就有了三套动力系统。

总共配备6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4具,舯部2具,备鱼雷18枚。

由于过于贪大求全,K级潜艇在下潜时有严重的重心不稳问题。

其最大潜深为16米,远远小于艇体长度,经常在艇首下潜到16米深度时,艇尾还在水面上撅着屁股,让艇尾与艇首保持平齐还需要很多复杂精细的调整措施。

当时的皇储乔治六世还在海军服役,他曾乘坐K4号潜艇参加下潜测试,可潜艇却在下潜时重心失控一头扎向水底,幸好是在水不深的内河里进行测试,没有出大事。

为了解决重心不稳的问题,K型潜艇的艇首加装了大型浮箱,把艇首改为剪刀首以改善航海性能,在下潜过程中艇首的浮力较强,有助于稳定重心。

不过加装的大型浮箱有遮挡了潜艇的前向视野,为日后灾难埋下了隐患。

在加装的大型浮箱里又安装了4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使K型潜艇的攻击力变成10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于是K型潜艇又成了鱼雷火力最强的潜艇,为何称鱼雷火力最强,是因为英国海军还有混合火力潜艇M级,安装了战列舰的巨炮。

然而蒸汽动力却有很多缺点,在下潜时,蒸汽轮机必须关闭,锅炉必须熄火,烟囱也要放倒并敷设防水材料,散热用的排风扇也要收入艇体内,整个过程最快用时也要10分钟。

上浮后又要反方向操作一次,这使得K级潜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较慢,如果敌方反潜力量在此刻发动攻击,K级潜艇几乎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而且烟囱从上层甲板贯穿艇体直达动力舱,使K级潜艇无法形成完美的耐压结构。

K级潜艇过于复杂的动力系统以及与主力舰队伴随作战的要求使得它厄运连连,不断发生事故。

它那引以为傲的蒸汽涡轮机就是问题根源。

因为蒸汽涡轮机本身的特性,启动和关闭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启动时需要先花费时间烧热锅炉,而关机时需要排空内部的所有蒸汽,免得蒸汽泄露进潜艇内部。

为了在潜艇主机关机时依然保有水面动力,不至于浪费宝贵的电力,潜艇有一套辅助的柴油机引擎,可以在准备下潜之前或者上浮后主机启动前提供有限的动力,然而潜艇的下潜还是耗时很久,需要5分钟,在战时5分钟是十分致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蒸汽轮机运转时需要许多的空气和巨大的废气排放量,因此K级有2根很大的可弯折烟囱,在下潜时需要把烟囱弯折起来避免进水。

然而连接烟囱的巨大排烟管道削弱的潜艇耐压壳的承受力,同时烟囱弯折后的水密问题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K13号潜艇在1917年沉没,据推测就是因为烟囱的水密出了问题导致海水涌进潜艇。

有了巨大的烟囱,那么排烟量当然也不会少,水面航行的K级潜艇能够在很远的地方就被发现,而它过慢的下潜速度将导致灭顶之灾。

还有一个问题是舰桥视野,潜艇本身舰桥就很低,艇首安装了大型浮箱之后就更加阻挡舰桥的视野了。

建成后K级潜艇参与了一战的一些海战,并向敌方舰艇发射了鱼雷,因为当时反潜防雷意识以及得到提高,许多大型水面舰都在两边安装了放雷网,因此战果很少。

真正让K级潜艇出名的应该是发生在1918年的一起严重事故。

当时1月31日,英国海军奉命前往北海地区执行作战任务,沿途舰队实施了灯火管制,在那个无线电并不成熟的年代,灯火管制意味着晚上通讯变得十分困难。

当晚12、13两个中队的K级潜艇作为舰队先导,其他的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则依次排在队伍后方,整个舰队以20节的航速快速前进。

当舰队抵近五月岛的时候,为首的K14号潜艇发现海面有一艘小艇出现,于是进行紧急机动避让,它的这一举动直接让在它后方的K22号潜艇避让不及,直接撞了上去。

就这样2艘大型潜艇瘫痪在主航道上。因为灯火管制以及通讯手段落后,后方的舰艇并不知道前方发生的事故,依然按照原几乎前进。

不久一艘战列巡洋舰“不屈”号经过此地又结结实实的撞上了K14号。

姊妹舰K17号发现了航道上的事故,于是调整航向准备对K14号进行营救,此时潜艇编队的旗舰“勇敢”号正按照原定航线前进,一下就撞上改变航向的K17号,潜艇被拦腰撞击,一下就断做两截沉入海底。

发现事故的旗舰“勇敢”号立即发出指令紧急停车,紧随其后的K4号潜艇收到命令立马停车,而它后面的K6号潜艇又结结实实的撞了上来,K4号潜艇当即沉没。

此次事故直接造成2艘K级潜艇沉没,2艘潜艇重伤,一艘轻伤,另外潜艇编对旗舰“勇敢”号和战巡“不屈”号也受到损伤。整个作战任务都不得不取消了。

最终这些K级潜艇没有在战场上大显威风,反而是各种各样的故障造成沉没或损伤,最终都在20年代退役,而唯一一艘改进型K26则服役到了30年代,在国际条约的限制下裁撤。

这么一看,英国和丑国的潜艇都指望不上了。

朱传仁又把目光转向了意大利。

要说意大利的军事实力,一直以来都是奇葩的存在。

在人们的印象中,二战中的意大利就是跑龙套的,意大利军队更是战五渣,简直把列强的脸都丢尽了。

实际上,当时的意大利并不弱,整体实力世界名列前茅,只是长期被人误解而已。

实事求是地讲,单论军事实力,意大利跟小本子属于一个档次。

首先,意大利的综合国力并不差。

作为老牌列强、轴心国三大巨头之一,意大利的实力自然不会差。

虽然和美苏英等顶级工业强国相比,意大利还有一定差距,但意大利也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几个工业强国之一,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可以制造飞机、坦克、汽车、重炮、军舰包括航母的国家。

意大利的工业技术和工业化水平甚至比小本子都高,二站时霓虹从意大利进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机床等机械设备。

比如,二站前霓虹一口气从意大利进口了数十架BR-20

轰炸机,由此可见意大利的工业实力。

要知道,作为盟国四强之一的华夏,在当时连火炮和自行车都不会造,和意大利有着巨大的差距。

意大利之所以被人们诟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意大利军队的表现太差。

实际上,这是人们对意大利军队的一种误解。

意大利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陆军和世界名列前茅的海空军。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意大利军队不管是武器装备、训练水平、军事理念还是综合素质,都是不错的,是一支够格的现代化军队。

意大利陆军拥有坦克、重炮、反坦克炮等各型装备,意大利军队的火力和机械化水平比霓虹高了一个档次。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后,美军指挥官尼米兹登岛,看到霓虹人修建了一年多的机场说道:“要么是小本子不懂现代战争,要么就是小本子根本不配参加现代战争”。

而美英对意大利军队的评价是很高的,毛熊人更是对意大利军队非常头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乌克兰战役中,26万意大利远征军横扫乌克兰,俘虏了10万毛熊。

意大利军队是能和美英军队硬碰硬的存在,是可以和经过战火锤炼的毛熊硬杠的狠角色。

反观在二站后期,霓虹军队在和毛熊的对决中,几乎是被按在地上摩擦,可以说意大利军队还是很不错的,起码达到了欧美现代化陆军的基本水平,是一支能够拿的上台面的现代化陆军,比霓虹强了不是一点点。

用德国人的话来讲,霓虹军队还处于一站时期的水平。

如果把霓虹丢到苏德战场,其表现未必会比意大利强,霓虹的三八大盖和小豆坦克能不能适应苏德战场的现代化作战都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