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制成面条,再经悬挂干燥后切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或圆而细或宽而扁,绑把成型,携带方便。
每年小麦收获时节,一些小贩就推着小车,驮着一些挂面走村窜户地吆喝,“粜面啊……”
他们的车刚在院子口停下,吆喝了几嗓子,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打开了。
主妇们用框提着三四十斤小麦出来,争先恐后地让小贩验货。
小贩抓起一把小麦摊在手上看成色,又丢进十多粒小麦在嘴里咀嚼着,于是“要得、可以”之类的词语就从他们的嘴里不断地迸出来。
乡村人家都很实诚,绝不会把没有晒干的小麦拿出来给小贩,因此他的验货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
挂面丰俭由人,可荤素搭配,照样可以吃饱肚子且营养丰富,因此备受主妇们欢迎。
熟油辣子、盐巴、鸡精、花椒面、醋酱油,这些都是农家常备的佐料,放在碗里做底搅拌均匀,撒上几粒葱花,然后浇上面汤,捞挂面,一碗热气腾腾的醋汤面就可大快朵颐了。
不喜欢吃醋汤面的,可以换臊子,诸如猪油面、煎蛋面、炸酱面、牛肉面等。
在碗里放进豌豆尖、莴笋尖等绿叶蔬菜,口味又会发生变化。
当然,调料的多寡全凭自己掌握。
可以这样说,有多少个食客,就有多少不同口味的挂面来。
那边最喜欢做的是烩面,村子里遇上婚丧嫁娶,中午是大餐,晚上就吃烩面。
烩面,有点群英荟萃的意思,厨师将中午剩下的残汤剩菜,挑选有价值的攒在一起,然后一股脑地倒进毛边锅里,锅里事先加入了大量的清水。
水煮沸后,就可把挂面放入锅里再接着煮。
挂面都是干面,每根有筷头宽,这样才耐煮。
烩面煮好以后,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再放点盐巴就行,其他作料就不需要了。
剩菜中有荤有素,有麻有辣,各种食材、口味杂糅在一起,居然调和出了人间最好的美味。
在偌大的院坝里,有人端着碗到处游走,有人蹴在阶沿边上吃面,有人坐在桌边吃面,姿势随心所欲,各有千秋。
一人一大碗烩面吃下去,干净利索,浑身冒汗。
几百人聚在一起,悉悉索索地吞着烩面,那场面实在壮观。
最忙的是厨师,因为烩面好吃,有些壮年男人要吃两三碗才过瘾。
一口毛边锅不停地工作,锅里的汤料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整个院坝都氤氲在烩面的滋味里。
烩面起码要煮三四锅才能熄火。
吃完烩面,嘴巴一抹,大家这才翘着肚皮,打着饱嗝慢悠悠地扶老携幼,各回各家。
挂面在这个年代扮演着重要角色。
过生日要吃寿面,寓意长命百岁;
走亲访友要送挂面,这是最常见的伴手礼。
这个年代遵循旧有习俗,本地凡已定婚约的,一般男到18岁,父母就要请算命先生为之择定结婚日期。
算命者选定吉日,用红纸楷书完婚日的期单,交付前来择期的男方母亲。
男方将期单、猪肉、挂面和红纸包封的银钱用一至两架抬盒(或箩筐)装着,由媒人偕同送往女家,这是男方向女方通报完婚日期的礼仪,称为“报期”。
关于“报期”的挂面,挂面得用“中江挂面”,这可是牌子货。
在川西坝子,德阳酱油、绵竹大曲、什邡晒烟、罗江豆鸡、郫县豆瓣等,都算得上牌子货。
特别是中江挂面,竟然是清代皇室贡品。
乾隆四十二年,中江人孟邵巡视呆湾凯旋归来,乾隆亲自设宴为其接风洗尘。
席间,内侍献上中江挂面。
乾隆要求孟邵即兴赋诗一首,以助雅兴。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中江挂面,孟邵朗然念道:
“名列帝王玉食中,堪称道骨仙风。宫廷华府觅芳踪,玉碗增色,只为银丝种。一经巧手斡旋出,面中再无昆仲。至今盛名犹称颂,孔通华夏,敢道九州同。”
中江是川中丘陵大县,经济虽不太发达,可是却很有名。
小主,
除了英雄黄继光,中江最出名的就是挂面,已有近千年历史。
中江挂面细如发丝,洁白空心,光滑柔韧,风味独特,回锅如新,已经从宫廷贡品成了川西地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传说中江挂面和一位来自北方的中江县令有关。
北宋淳化年间,中江县令崔谷是北方人,喜好面食。
除了要求味道好,崔县令还要求厨师将面条做到最细。
但厨师千方百计做出的面条还是达不到要求。
一天,厨师为崔县令炖羊肉,用竹筷插入羊的眼窝取出羊头时,看见汤水浓汁成为一条线,越来越细,慢慢地流入锅内。
从这一偶然现象中,厨师突然得到启示,于是他将吃完羊肉的羊头骨架置放在案板上,两个眼洞内分别插进竹筷,将经过发酵、原本准备用来蒸馍的面团搓成粗湿面条。
随后两头各缠绕在两根竹筷上,两手各执一筷,轻轻地拉扯,面条果然越来越细,并不会断条。
于是,较细的中江挂面就这样产生了。
挂面师傅都把挂面“上竹”所用的木头架称作“羊头架”。
厨师将细面煮出,崔县令尝过后大加赞赏,随后常以这种细面在县衙宴请社会名流,这个方法也逐渐传到了民间。
经历代面匠们不断总结改进,中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制面工艺。
中江挂面讲究自然晾晒,顺天而成。
如今,每一根中江手工挂面都要历经和面、开条、盘条、抻条、上竹、扑粉、晒面、切制、包装等18道纯手工工序。
因为气温的原因,每一年中江挂面的制作时间,只有短短五六个月。
因工序繁多,看天吃饭,正宗的中江手工挂面产量很小,一般的家庭作坊一天也只能做两百斤挂面。
清代道光至民国年间,是中江挂面的全盛时期,作坊林立,产量猛增,年产100万公斤以上,以大宗产品进入省内外市场,涌现出挂面匠。
由于当时中江水运发达,每天常有几十条船满载中江挂面,驶离凯江小南门码头,由凯江、涪江、长江水运而下,销至荆、湘、吴、广,远运港、澳、南洋地区;
陆路则有销往成都、温江、灌县等川西地区,还有专程送往京城专供皇帝和大官僚享用的“御面”。
“细如发丝能通风,过夜回锅煮不烂”,中江挂面是一碗穿越千年的美味,被称为面中精绝。
清代诗人王朗山曾生动写道:“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
当晚,朱传仁便到夏元璋家做客,就为了尝一碗正宗的中江挂面。
只见莹润洁净的瓷碗中银丝盘叠,嫩绿的豌豆尖和煎蛋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沁人心脾的芳香令大家酒意全无。
“先熬一锅鸡汤,或者煎一个蛋,白水煮面,水尽量宽,起面前放点豌豆尖,再撒点葱花即可。这是中江挂面的地道吃法。”
有些家里太看重熟油辣子和花椒油等佐料的功用,生怕少放了点什么。
结果一碗中江挂面成了大杂烩,反而掩盖了挂面的原味。
此外,在食用中江挂面时不需加入食盐和酱油,因为挂面有盐。
吃过挂面,朱传仁把夏元璋的女佣叫来聊天。
她说在她老家,家家户户都在做挂面,是闻名的挂面村。
女佣说她家已经是两代人做面了,至于儿子将来还做不做挂面,就看他自己选择了。
不过女佣也很自豪,因为他家修建房屋、抚养儿子等所有一应开销,都是她做女佣挣来的。
谈起做挂面,女佣可是如数家珍。
不过,她坦言做挂面是个辛苦活,这也是年轻人不喜欢做挂面的原因。
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根本做不了中江挂面的。
细节很重要,和面过程中,要按照一定比例加水和盐。
盐是不含碘的井盐,而水则来自于当地三四十米深的井水。
只要气候合适,村里人每天都会做面,一次要用掉两百斤河南面粉。
挂面师傅多为“夫妻档”,这也算夫唱妇随吧,要不是因为战乱,可能这位女佣也不会来魔都打工,而是留在家里做面条。
女佣也谈到了些细节,在和面的过程中,她不喜欢用擀面杖,而是一直用双手在揉面。
她说人和面也是需要交流的,手在接触面团时,更能感知到面团的状态。
揉面的过程,就像是与面团在对话。
醒面是面团利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
通过醒面,和好的面就更有韧性,更容易消化。
醒面的时候,需要用干净塑料布将面团完全盖住,还需要固定的时间。
在中江挂面的作过程中,像这样的醒面需要5次,每次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随后,从开大条、盘中条到搓小条,面条进入了第三次发酵过程。
小条一圈圈盘在黄桶里,盘好后需要盖上塑料布。
这一次的发酵需要3个小时。
小主,
在等待过程中,挂面师傅通常会抓紧时间吃饭睡觉。
事实上,面匠们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且都是利用零碎时间。
生活不规律,不能像其他手艺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也是一些人不喜欢做挂面的原因。
发酵完成,开始将面条“上竹”。
将“羊头”插在黄桶边缘上,再将面竹插在“羊头”上。
取黄桶中盘好的小条绕在面竹上,边绕边抻,然后放入面槽内吊起,盖上草席。
“上竹”是中江挂面制作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环节,对挂面师傅来说,做一次就得几百斤面条,上竹会用掉几个小时之间。
这一缠一绕的松和紧,一招一式的轻和重,全在他们的掌控中。
女佣说,每年的制面时节,他们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挑灯夜战。
面匠们都干着同样的动作,那就是不厌其烦地将面条缠绕在面竹上。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直做到极致。
当你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完全熟悉时,那么伱自然就成了这一行的专家。
人人都知道中江挂面的特点就在于细如发丝,茎直中空。
如果挂面师傅在醒面的时间上打折扣,或者减少醒面的次数,那么很可能,成品挂面就看不到空心。
这样的挂面也就不正宗了。
上竹之后,面条又要进行3个小时的第四次发酵。
这时候,挂面师傅才可以睡个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