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救命(1w,求订阅!)

“三少爷小心!!!”

就这一声,把所有人都惊到了,只有朱传仁,由于太过怕死,听到声音的第一时间根本没有过脑子,身体本能下蹲,同时左手发力将康德推开。

下一秒,众人才听到枪声,以及子弹钻入地面的破碎声。

‘砰~’

老谭目次欲裂,要是朱传仁死在他的眼皮子下面,朱家人还有下面的兄弟能活剐了他。

当然,这是夸张,大家还不至于拿他撒气,但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狙击手!”老谭刺破天际的一嗓子,把朱传仁的兄弟全部惊醒,所有人第一时间掏出随身枪支,冲到朱传仁和康德身边,将二人团团围住。

与此同时,楼外楼斜对面的一处高楼,一道身影在天台边缘闪过,老谭愤怒一指:

“给我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朱传仁蹲在人群中,心中怒火中烧,可表情却格外平静。

反观一旁的康德,已经吓得脸都白了,一个劲儿的用手在胸口前划十字,嘴里念叨着上帝保佑。

朱传仁可不信上帝,他满脑子都是谁冲自己下的手,竟然还动用了狙击手!

这个年代的狙击手可是比大熊猫还稀奇!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弹孔,大脑飞速旋转。

这时,老谭分开人群,关切的问道:

“三少爷,您没受伤吧?”

“没有,人呢?”朱传仁没有站起身,生怕还有第二波狙击手。

他不知道对手是谁,所以不妨用最坏的结果去考量。

万一对方实力强大,雇佣了好几个狙击手给自己下连环套呢?

“让人去追了,不知道能不能追上,距离有点远~”

“多远?”

“直线距离两三百米吧。”

朱传仁眯起眼睛:

“先进屋!”

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让朱传仁和康德受到了惊吓,就连在楼外楼里用餐的顾客也吓到了,这也许是他们此生第一次距离战场如此之近。

朱传仁和康德在兄弟们的掩护下,弯着腰进入楼外楼,与此同时大门紧闭,鲜儿在朱传仁的指示下宣布楼外楼今天暂时歇业,请大家有序离开这里。

能来楼外楼吃饭的也都不是一般人,这可是给朱传仁雪中送炭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放过。

一个个冲过来送上问候和关心,但朱传仁此时可没心情应付,说了几句,便快速上楼,这才让想要送人情的有心之人讪讪离去。

一个雅间,窗户禁闭,朱传仁脸色铁青,但还能控制住情绪,对老谭道:

“去把那个刚刚出声提醒的人找过来见我。”

“是!”

康德满脸后怕,这会儿正在喝茶压惊呢:

“太可怕了,朱,太可怕了,我感觉自己距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朱传仁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现在可没心情应付对方,脑子里还在琢磨狙击手的事情。

众所周知,狙击是一门学问,并非单纯的精确射击,它还包含了射击、伪装、心理战等许多要素。

如果你在射击游戏依然是一名二流狙击手,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领悟枪法以外的东西。

现实中的战场上也是如此,好枪法只是成为狙击手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照一站时一名英国狙击学校教官的说法,最适合成为狙击手的人是偷猎者,其次才是那些守法的猎人。

因为虽然同为猎手,后者仅仅需要提防野兽就可以了,前者还必须防备守林人。

而正是这种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出来的将自己暴露给同类的恐惧感,让偷猎者成为了狙击手的最完美后备军。

而想要形成体系,更是需要大量时间来积累。

仔细想想,就像机械化部队出现后必然会催生出闪电战、机关枪必然会催生出铁丝网和堑壕一样。

在远程投射兵器出现以后,狙击战术的出现完全就是一种必然。

从这个观点出发,即便是没有火器的时代,使用弓弩类武器进行的远程精确打击应该都能被称为狙击,哪怕狙击手这个词要到19世纪才真正加入英语字典。

狙击这一词来源于一项猎杀小型鸟类的运动,能够用步枪精确得到将这种鸟击落的猎手被被誉为,在同行之间这也成为了神射手的代名词。

不过步枪本来就是兵器,天生就是用来打人的,而不是打鸟的。

所以在狙击被称为狙击之前,军队自然早就意识到了优秀射手的重要性,狙击战术也早就在战争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还因其四两拨千斤的特殊性质,不止一次的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早期的狙击手并不很招人待见,战争的仪式性特征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有所恢复,狙击战术这样暗施偷袭的手法在以贵族为主要构成的军官阶层里声誉很差。

因为军官们永远是最早遭受狙击的对象,提倡这种战术就等于鼓励对方将优先将自己干掉。

所以,虽然狙击战术在非常早期的战争史中就留下了自己鲜亮的一笔,可在以军官为主导的国家军事机器中,狙击战术一直都属于见不得台面的特殊手段。

纵使军官们不会主动加以禁止,也鲜有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之加以提倡。

世界最早的、用火器完成的狙击记录大概出现在1643年的英国内战中,议会派将军布鲁克爵士在观看炮兵射击时被一名保皇党士兵约翰杜伊特一枪击中左眼,当即死亡。

这颗来自远处教堂房顶的、士兵自制的小金属球在射中目标前飞过了150码——大约相当于137米的距离。

这与后世高精尖步枪的射击数据相比不值一提,但在人们尚不知膛线为何物的年代,这可是相当惊人的一次狙杀了。

另外一个狙击手改变战场格局的故事发生在远东的小本子。

那是战国狼烟燃遍天照之国的年代,霸主宝座的最有力争夺者之一武田信玄之死也与一次巧妙的狙击联系了起来。

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按照黑泽明的着名影片《影子武士》中的描写,信玄公听得汇报说敌军中有人每天晚上都会吹笛子,颇感兴趣的军神因此决定当晚亲自欣赏。

多事的手下于是在白天就开始在准备仪仗,此举被一名敌方士兵发现看出端倪,在变天就进行瞄准,并用铅锤记录好了铁炮的瞄准位置,成功的在夜晚一枪射中了武田信玄。

这一枪虽然没能当即要了武田信玄的命,却直接导致了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早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一枪究竟是在多远的距离上射中武田信玄的已不可考,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不过如果这次成功的狙击真的确有其事,应当在距离上颇为可观。

尽管偶有发威,但这一个时代的火器在总体的射程和精度上还完全不能令人满意,射程甚至还不及弓箭。

当时也还没有流水线生产这个概念,每一支滑膛枪都是由工匠手工打制而成,质量自然也就参差不齐。

由于工艺使然,军方给出的口径规定也没法得到彻底的贯彻,每支枪的口径也不尽相同。

每名士兵在被发给步枪之后会被发给一个仅与该步枪相配的子弹模具,士兵们必须在战斗之前自行制作子弹。

在这样的硬件基础下,真正的狙击手和狙击战术自然也难以真正大行其道。

是膛线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早期的来复枪虽然表现出了它们的潜力,但由于其较高的造价和较低的使用寿命,大多数国家在用它们装备自己已经动辄十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常备军时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只能在小范围内加以使用。

小规模装备部队的来复枪催生出了猎兵战术,也就是使用装备了射程较远的来复枪的轻步兵或龙骑兵对敌人进行骚扰的战法。

排列着密集队形前进的步兵们固然威武雄壮,可在面对猎兵们的偷袭却基本无法还手,有时甚至都无法确认子弹来自何方,只能看着自己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这种战术很快在欧洲流行了起来,给传统的线列步兵战术带来了很大冲击。

真正第一次为狙击战术正名的是丑国独立战争,丑国民兵们装备的肯塔基步枪和宾夕法尼亚步枪有着很长很长的枪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枪的装弹速度较慢,口径也要比红衫军所装备的步枪小,但射程却要远上很多。

当时英军的步枪在180米的距离上射击已经要听天由命了,而丑国人的步枪在270米上依然可以保证很好的精度。

这场战争的结果基本都已经知晓,虽然不能说这完全是丑军步枪的功绩,可这种武器与缺少正规军事力量的殖民地人民无疑是一对天作之合。

塑造了当代狙击战术雏形的战场是此后的克里米亚半岛,毛熊在这里狠狠的栽了一个大跟斗。

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深化使得轻武器的性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高精度、标准化的步枪和有弹壳的现代子弹让步枪的有效射击距离一下子提高到了骇人听闻的1000米以上。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样貌,狙击手大显身手的时代也终于到来了。

从这一时期开始,优秀的狙击手和有趣的狙击故事开始大量出现。

有一个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尤其为狙击战术打腰提气,1864年5月19日,北军将领约翰赛奇维克带领着部下们视察后方的炮兵布阵,发现自己的炮兵们正被敌人狙击手骚扰得匍匐在地。

将军见状非常生气,骑在马背上大吼:

“在这个距离上他们连一只大象也别想打到!”

话音刚落,赛奇维克就被击落马下,南军狙击手本帕维尔的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