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察山探水,剿匪练兵

但此时小麦亩产只有一石多,粟亩产往往不足一石。所以,北方田地一年亩产最多也就两石多。

江南水田就好多了,精耕细作下,一季亩产能超过一石半,甚至接近两石。种两季的话,一年亩产最多能接近四石!

当然,水稻一季亩产接近两石的水田并不多,所以平均下来,江南水田一年亩产也就三石左右。

刘升虽不种田,可对这些也是有所了解的,见马金梁紧张,便笑道:“我只是随口问一句,马兄不必紧张。”

马金梁心想也是,俺田地都献给他了,还紧张个啥?

刘升在大水瓶寨吃过午饭,才回刘家寨。

接下来几日,刘升每天都带着一伍骑兵、二十五名亲军步卒,以及王铁锤的大儿子王实义,到天目山各山岭、山头探察。

目的有三个。

其一是看能否侥幸寻到各小铁矿,那样可以直接在铁矿附近开炉炼铁。

其二是锻炼亲军的行军能力,并传授探察敌情、潜伏伪装等军事技能。

其三,则是进一步了解天目山及其周边的情况。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刘升将刘家寨周边二十几里都大致探查了一遍,事后总结,觉得收获颇丰。

铁矿是没找到,但亲军一日日地轮流跟刘升在山里跑,体能、军事素养等都得到了显着提高。

其次,这次探察让刘升对天目山各处地理形势更加清楚,几乎可以做到了然于心。

比如,他发现天目山中各种溪流、瀑布、水沟、水潭原本很多。可惜连续几年旱灾,尤其是今年特大旱灾,这些水流大多断绝、干涸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水量充沛的年份,大水瓶寨东北约莫十里开外,有一小湖与东南边更大的红石湖,乃至更东边的薄山湖,都有河沟相连,并且能连通淮河!

这处河网在水量充沛的年月,最窄处只能通过那种一步宽的小鱼船、乌篷船。

不过当汇聚到明港一侧后,已经能行走稍大些的商船,才让明港成为名副其实的河港。

然而,这些河沟原本就年久失修,连续几年干旱,再加上今年特大旱灾,明港东北边的河流都干得将要见底,行不得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游的这些小河沟更是干得连河底都露出来,出现一条条可怖的干涸裂纹。

刘升探察薄山湖周边时,通过查看湖床,询问周边百姓,更是得知薄山湖比几年前缩小了近四分之三,只剩四分之一大小。

不过,相较于河南某些区域,天目山一带终究还是存蓄有一些水的,因此各村落百姓逃难的不多。至于大户们,过得也比其他地方大户要舒服些。

在探察地形的同时,刘升还顺带打听了这些大户的名声,有恶名的、名声还可以的、一般般的,都分门别类记在了一个笔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