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宰相的震惊!

简单熟悉了一下卧龙山庄的环境,两人来到寝宫。

刚一关上房门,银珠公主便迫不及待的脱掉衣裙,扑进范信的怀里。

如饥似渴的说道。

“范郎,征服我……”

洛阳,郊外。

宽阔的大路上,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其中一辆简朴的马车上坐着两位老人。

“啧啧,真是大开眼界。”望着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金色粮田,姚崇心里跟了跟喝了甘泉一样。

为官数十年,不知去过多少地方任职,然而洛阳这般生机勃勃的场景,他还是第一次见。

一旁的谋士也是颇为感慨。

“十年前黄河水灾时,还是易子相食民不聊生,路旁不知饿死了多少灾民。”

“您再看现在,平坦的大路上过往商队川流不息,就连粮田里耕作的农户都肥头大耳,真不敢想象是同一个地方。”

姚崇深感认同的点点头,眼珠一转喝停了马车,带着谋士来到路旁的粮田里,亲自摘下一颗粮食观察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种不同于江南的粮食,粒大饱满,仅重量就比其他地区高了三成。

他实在难以想象农户们是怎么办到的。

庄户们注意这个老家伙很久了,发现他蹲在地头掂量着粮食,撇撇嘴走到近前。

“老先生是从外地来的吧?这是俺家种的小信一号。”

姚崇老脸一红,朝老农笑着拱拱手。

“这位老伯,我看你家粮田一派丰收的景象,今年应该能打不少粮食吧?”

说起自家的粮食,老农骄傲的挺起胸膛。

“也不算太多,估计亩产将近一千斤左右。”

“你说什么,亩产一千斤!”

姚崇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相信的看着老农,北方地区最好的粮田也不过四百斤。

他做梦都没想到洛阳郊外竟然能达到亩产千斤,这太不可思议了。

老农脸色不悦,心里嘀咕这个老先生是不是有病,亩产千斤算什么,隔壁铁匠家还一千三百斤呢。

察觉自己说错了话,姚崇尴尬的咳嗽一声:“对不住老伯,我住在城里太久了,没见过这么多庄稼。”

“敢问你们是怎么办到的?”

本来姚崇问这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亩产从四百斤提高到一千斤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保守这个秘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农户听完这话毫不犹豫的说道。

“老先生有所不知,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要使用农家肥,只有土地有劲粮食才能增产。”

“农家肥?”

姚崇一楞,有些不明所以,他也算饱读诗书的大儒了,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农家肥。

“是啊,就是把粪便树叶这些没人要的玩意堆积在一起发酵,然后再扬地里去,等来年开春时就能种地了。”

“原来是这样,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姚崇发自内心的说道。

了解了粮食增产的原因后,姚崇心中异常激动,如果把这个方法推广到全国,那么大唐还愁缺粮么?

一念至此,姚崇郑重的向农户施了一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朽代表天下谢谢阁下的倾囊相授。”

怎料农户摆摆手。

“老先生又说错了,这粮食增产的方法是恩人告诉大家的,据说已经推广到河南道了。”

“你们的恩人是?”

“当然是燕国公范信了,放眼大唐,除了他爱惜我们这些老百姓外,还有谁把俺们这些泥腿子当回事。”

老农接下来的话,姚崇没有再听,一个人心思复杂的回到了马车上。

说实话他对范信这个人的印象很差,仗着武则天的宠信肆意妄为,大敛钱财。

不止如此,此人还倒行逆势推翻了士农工商的排序,重视工匠技艺,发展商业,在国子监的学科里添加了大量关于水利,火药等方面恪物杂学,至孔孟之道于不顾。

仅凭违背祖制这一点范信就是历史的罪人,活该被罢官赶回老家。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偏偏这样一个倒行逆势的人,却拥有治世之才,每一次出手都令人叹为观止。

“唉,好好一个治世贤臣,偏偏选择了离经叛道真是太可惜了。”

收起心思,姚崇望了一眼夜色中的良田,坐进了马车。

来到城里,两人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处都是逛街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