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风可进、雨可进,君王不可进!

汴夏 李火韦 1776 字 26天前

赵榛心里掂量过这番话,感觉有些惊世核俗。其中,又夹杂权利、利益这些现代词儿。一时,吃不准台下众人将作何表示。便有意停下来,观察众人反应。

却不料台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竟有阵阵喝彩声。

人群后方处,有人大声疾呼:“想不到异域外邦也有我大宋之气象!”

赵榛听到耳中,心中顿时生奇。

急忙将那人叫到跟前。侍卫搀扶着他下了碾子。赵榛不免问道:“听你这么说,好像有所指?”

那人冲赵榛一拜首。点头道:“殿下,正是!”

“给大伙说说!”

“是,殿下!”

那人领命之后,转身冲着众人,娓娓道来。

“诸位大人!方才,殿下所述番邦谚语,与我大宋所作所为,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异域外邦,多是野蛮未化之人。想不到还有这般思想?所以,有感而发!”

“要说这事,却是我朝自立朝以来,皇城面积局促,列祖列宗均想扩大宫禁规模。但是,周边百姓不同意。故一直耽搁下来。到了仁宗朝,仁宗皇帝又提及此事。要与百姓赎买土地。奈何,百姓心思仍是不改。仁宗皇帝也没辙,只能作罢。想来,此番邦这番谚语,倒是契合了我朝官家的仁心仁行。便是顺从民心、服从民意。至于殿下所言权利这些词儿,下官第一次听说。虽然不甚明白,但也能猜出来,怕是与百姓身家休戚相干的东西!”

赵榛第一次听说这轶事。乍听之下,难免有些惊讶。宋朝皇帝这么亲民?暗想道,此人说的或许没错。如此说来,宋朝文明确实与现代的一些思想接近了。

有人听他这么说,跟着大声附和。

“夏大人所言非虚!我家一个亲戚,住在东华门外。前些年,宫中屡次找他。开出的价码,足以保他一家人几世吃穿不愁。怕是他的脑子被驴踢过的?死心眼!死活不同意!宫中每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后来,就再也不提了!咦,倒是这小小番邦,也有此见识?还能留下谚语,流传开来?倒是有些神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有人开口赞成。

“要说官家仁义,谁说不是?我家乡一老友,听说我在京做了官,便来找我。死活让我带他一睹天颜。我这芝麻绿豆点大的官,自己也没见过官家几次。哪里有办法帮他?嗨,你们猜,他怎么着?这小子,自己去敲了登闻鼓。没什么事,就是为见官家一面。嗨,你们猜又怎么着?真让这小子见到官家了。官家不仅没责怪他,还赏了他五百个大文。竟有这么美的事?!瞧我这猪脑子,咋没想到这招呢,既帮他把事办了,又得些赏钱花花,可惜,两下没捞着!”

听他的口音,有些北地味道。言语诙谐生动。人群中爆发出阵阵笑声。气氛慢慢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着话题谈开了。

赵榛实未料到,昏庸无能的宋徽宗、宋钦宗还有如此作为?不过,细细一想,觉得实乃必然。这要归功于我华夏文明发展成果。后世有人评价,华夏文明造极于宋代。心中隐隐腾起一团光。忽然想起,遇仙楼那么高的楼层,可以窥探到皇城内部,宋朝皇帝并没拿它怎么样。皇权之下,百姓亦有权利。我中国文化,以民为重,素有传统。

不由地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想不到我大宋文化如此昌明!我辈适得其时。正该顺时应命,令我华夏生生不息,蒸蒸日上。绝不能让她落于人后啊!”

宋朝,对中华文明而言,是个极为关键的节点。中华古代文明到此时达致顶峰。怎么发展才能脱离原来历史的桎梏?赵榛由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