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己亥建储

而被免职的山东巡抚毓贤,在回京之后,向端郡王载漪、军机大臣刚毅强力推荐义和团,而且毓贤在面见慈禧太后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洋人的情绪,而且还把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的矛盾全部推给了教会的洋人,并且盛赞义和团毁教杀人的行为,可毓贤的话,暂时还没有引起各方的兴趣。

不过随着刚毅盘剥两江和两广的成功,端郡王载漪等人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了。

-----------

这天,白景杉刚到江南提督府不久,一道看起来莫名其妙的谕旨就到了白景杉的案头。

“近来各省抚,每遇中外交涉重大事件,往往预梗一和字于胸中,遂至临时毫无准备。此等锢习,实为辜恩负国之尤。

兹特严行申谕:嗣后傥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即行议和之理。

各省督抚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饬将士杀敌致果。和之一字,不但不可出于口,并且不可存诸心。”

“什么是万不得已之事呢?此事竟然能让朝廷不惜一战?”白景杉独自思索着。

“坏了!”白景杉想了半天,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选项,一下就锁定了关键。“太后难道为了废掉皇上,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么?”

白景杉不知道的是,这道谕旨正是慈禧要废立光绪的前奏曲。

承恩公崇绮、大学士徐桐还有尚书启秀三人日夜密会,也想搏一个拥立之功,好在将来更进一步。

崇绮和徐桐更是联名写好了奏折,想着让荣禄一起联名交给太后。可是荣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时见到的。

启秀则在下朝之后,直接把崇绮和徐桐要找荣禄联名的事情先和荣禄打了个招呼,等荣禄听明原委之后,直接告诉启秀,只要自己在府上,就会见两人。

启秀是满意的离去了,可是荣禄回头就告诉家里和衙门里看门的亲卫,如果是崇绮和徐桐这两个人来拜访,都推说自己不在。

而当天下午荣禄就去了贤良寺找李鸿章。

“现在都是什么年月了,还能发生废立皇上的事?你荣禄长了几颗脑袋,竟敢掺和到这里面?”李鸿章看着荣禄大声的呵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你们要废了皇上,你们想过各省督抚的意见么?还有各国使节的意见!”李鸿章看着荣禄严肃的说道。“去年就整了一场,今年还来。你们想没想过如果让你们把这事办成了,地方督抚起兵勤王,你们怎么办?是你去,还是刚毅他们谁去?”

“再说,皇上只是办事激进了一些,稍加调教,自会改正过来。太后和皇上母子天伦,岂能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李鸿章认真的看着荣禄。“老夫现在是个伴食宰相,空有个大学士的名头,不过老夫言尽于此,这事你自己掂量着办!”

“中堂,其实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荣禄也严肃的看着李鸿章。“之前我实在是扛不住了,白景杉就给我出过一些主意。”

“哦?那小子素来有急智,他给你出了什么主意?”李鸿章听荣禄这么一说,也好奇了起来。

荣禄把当初白景杉告诉他的计划,原原本本的讲给了李鸿章。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白景杉倒是说对了一点。那就是溥俊只能是皇上的嗣子,可以兼祧穆宗,但绝不能是穆宗的嗣子。”李鸿章听后严厉的说道。

“中堂,这点我自是铭记在心。我此来还想问问若三步都走成了,国内太后尚能压制各地督抚,可外国公使那边一直都反对此事啊。”荣禄认真的向李鸿章请教。

“我办理洋务数十年了,从来都是洋人来找我。”李鸿章自信的说道。“而且这事本来就是我国自己的内政,如果我们先问洋人,不仅又是国体,而且也给了洋人干涉我国内政的借口么。”

“那中堂有何对策?”荣禄看着李鸿章问道。

“如果让我重任总督,此事自然易尔。”李鸿章认真的看着荣禄说道。“只要先在英国《泰晤士报》先放出凤,洋人必会向老夫道贺。而且洋人也会向老夫询问国事,到时候老夫自然可以探一探他们的口风。”

荣禄听后大喜,在和李鸿章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才拜别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