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

朱元璋继续说:“朕与楚史官一样,不想看到追随过朕的大明将士在内战中流血,这场干戈止于此时此地,勿要再动刀兵!”

“朕知道你们有疑问,为何不去找太孙。”

朱元璋脸色沉下来:“朕归天不到一年,太孙就连削他的五位叔叔,他被权欲迷住了眼,听不进别人的话。”

众人听出了太祖的言外之意。

但朱元璋却以凌厉语气,直接告诉他们:“朕要你们联合率军南下,围住应天府,勿要攻城,朕再亲临!”

李景隆心中一震,这岂不是……太祖亲自造反?!

别说他,众将一时也不敢立刻答应下来,犹豫迟疑,思考此事是否可行。

“你们可以不领兵。”

朱元璋对庄得楚智二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但朕却要回朕的兵马!”

说罢,昭告四方道:“朕,朱元璋,本为淮右布衣,元失其政,天下大乱。朕集众渡江,抚定江左,改集庆为应天府,建元洪武,立国大明,至如今,已有三十年矣。

两军将领听令,凡追随过朕一统天下,无论是你们父亲、叔叔,还是爷爷,都来至桥前,朕为你们化解今日干戈!!”

李景隆,瞿能,郭英,以及庄得楚智二人,都为这番话深深震惊。

太祖要夺兵权……不,这些都是大明的将士,本就该听太祖旨意!

即使大将军李景隆,都指挥庄得、楚智等人不交出兵权,太祖高皇帝依旧能指挥得动这支跟随他打过天下的兵马!

甚至于,太祖可下令乱刀砍死他们这群将领!

“放下武器!!”

朱棣立刻给张玉等人下令,让他们去传达。

楚祯朝他一笑,说:“你再喊一次。”

朱棣明白这话意思,酝酿片刻,朝自己的十五万六千大军喊道:

“我乃太祖四子,燕王朱棣,奉太祖高皇帝圣旨,命五军将士放下武器,与朝廷军化解干戈,休战言和!”

他的声音传遍战场,十五万六千余名燕军将士没有太多犹豫,凡手中有武器,身上披着铠甲的人,皆解甲弃械。

朱棣其实已经被朱允炆削去爵位,但在朱元璋面前,他是无可争议的燕王!

“……放下武器。”

李景隆朝身后站在桥头的亲卫下令,眼睛却看向那位史官。

楚祯一笑,做了个手势,请他也说话。

李景隆心中紧张,也酝酿半会,才开口喊道:“我乃大将军李景隆,今日我军与燕军即将交战于此,致使将士血洒沙场,楚史官不忍见尸横遍野,故请太祖圣灵降临白沟河。

我奉太祖高皇帝圣旨,命我所统帅百万大军,弃械解甲,听候太祖之令!”

至此,兵权易手。

实际上,见燕王果决下达卸甲命令,又亲眼看到对岸的燕军弃械后,朝廷军中已有不少人纷纷丢下兵器,不愿再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朱元璋仍然坚持接见了前来白沟桥的诸多中低层将领,他对楚祯说了一声后,便迈步走向朝廷军一侧。

“父皇小心!”

朱棣连忙跟上,朱高煦见状,也赶紧追过来,只是他如今空着双手,铠甲也丢了,难免会觉得寒毛倒竖,生怕有一支箭飞来。

“陛下!”

李景隆等人同样跟随在太祖身后。

既已作出决定,大将军李景隆的话传遍三军,郭英、瞿能、俞通渊、藤聚等人,也就不再迟疑,跟着太祖一起造反,打回应天府去!

他们跟着太祖,面见了诸多中低层将领,见到太祖亲自与他们交谈,回忆与他们父辈的种种事迹。

楚祯知道,这也是夺权的一步,权力是从下而上,只要这些中低将领肯听从朱元璋的直接命令,那即便李景隆等人反叛,也夺不走兵权。

见完朝廷军,朱元璋又去见了燕军将领,似乎想把朱棣的权也给夺过来。

但楚祯看得出来,这仅是为了安抚朝廷军,以示一视同仁。

朱棣的兵权可不是简单就能夺走的。

结束后,众人再来到了白沟桥中央。

朱元璋对他们说道:“你们合军一起南下,但各自领军,一个月内围应天府,朕到时候再下来。”

“切记。”朱元璋告诫众人:“沿路勿要滥杀,劝降各地,或绕路前行,直奔应天府!”

朱棣,李景隆,瞿能,张玉等,双方将领皆跪下领命。

朱元璋再以洪亮的声音下令给两军:“诸将士听令,拾起你们兵刃,穿上你们铠甲,跟随燕王返回应天府!”

“奉太祖圣旨,随燕王回应天府!”

数十万将士高呼,拜下领命。

但仍不肯走,还留在白沟河附近看着。

朱元璋看向朱棣,冷声道:“朕把百万大军交给你,若不能在一个月内回到应天府,你这燕王也不用当了!”

“是,父皇!”

朱棣再次跪下,当着李景隆众人的面,接过父皇交给他的统兵权。

朱元璋又叮嘱众人一番,最后给楚祯一个示意的眼神。

楚祯一挥手,把几十张绢本圣旨拿出,示意朱棣等人接过。

朱元璋对他们道:“这些圣旨都是朕亲手所书,又在仙界盖印,与昔日圣旨别无二致,你们且先看过。”

众人恭敬的翻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太祖笔迹,印章也一如当年,乃是洪武宝印。

朱元璋说道:“你等手持圣旨,尽量招降各地守军,勿要多造杀孽,记住了!”

“是,陛下!”

众人又一次跪倒。

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头,返回了海城。

“大明太祖圣灵已回了仙界。”

楚祯以时空史官的身份宣告道,众人只看到那道光柱随之升入天空,一时又再次拜倒,恭送太祖。

楚祯继续说道:“我很欣慰的见到大明将士不再受这场灾难,但靖难之役还未结束,等你们回到应天府,我再请太祖圣灵下界,彻底解决这场无谓纷争!”

众将士这才慢慢散了。

楚祯看向他们,见他们神色有些微妙。

朱元璋一走,燕军与朝廷军将领难免会有些尴尬。

他们本该在此时对战在一起,决出胜负,如今却是一个阵营。

楚祯笑问:“燕王和李将军要如何南下?”

李景隆拱手:“一切听燕王之令!”

这是彻底放权之意。

朱棣面色如常,也未有推辞,对瞿能、郭英等人说道:“兵贵神速,我与诸位各自领军,趁他人还未知晓此事前,先南下占据各地,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推辞,表示还是听燕王命令。

朱棣正色道:“各位勿要再推辞,父皇显灵化解这场干戈,我既答应与各位合军,岂有再猜忌之理?诸位将军尽管放手去做,就如史官所说,尽管消弭这场纷争!”

朝廷军众将士感动的行礼,表示愿为燕王手下,听从他的命令。

朱棣命人去拿来地图,在白沟桥上与他们定下作战计划。

楚祯笑道:“我再送给你们一些东西,等着,我回去一趟。”

不一会,他回来后,交给了朱棣一张地图,以及三十部电台和充电器,让他们各军之间能随时联系。

朱棣一眼看出来,这就是史官家里的那幅地图!

郭英拿到盒子后,忍不住惊叹的问楚祯:“楚史官,此物就是燕地传闻中,能千里传音的无线电台?”

众将同样双手恭敬的捧着电台,脸上满是受宠若惊的表情。

和李景隆一样,他们早就听说过燕王手中有电台这种神奇器物,没想到今日他们投降燕军……不,是太祖下旨让他们归燕王统率后,就见到了实物!

史官还每人送了他们一部。

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们一道护身符,靠着此电台,未来燕王登基后,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功劳!

“没错!这就是电台。”楚祯笑道:“有这东西,再加上洪武大帝给你们的圣旨,相信你们能很快劝降各地,回到应天府!”

小主,

众人纷纷赞同的点头,他们都是常年带兵打仗的人,知道电台发挥出的作用。

尤其是他们如今共有七十五万兵马,有了电台交流后,更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