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出绝对超乎外人想象的闹剧小插曲虽然就这么结束了,但却给一直旁观着的胡永波和李强带来了极大震撼。
尤其是胡永波,他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傻的一帮子人。
一边是放着丰厚的利息不肯要,甚至想着把本金都免费捐出去,别人不肯收还急红了脸……那可是足足700块钱啊,普通工人半年多的工资了,放在农村地区就更加不是一笔小钱了。
而另一边呢,人家都把钱给你了,还死活不肯签字;放着那么好的中饱私囊的机会不肯要,却哭着喊着求人家签字,甚至十八般武艺都使了出来……哪怕是光从中小小操作一番,把利息吃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啊!
这个世界……
怎么了?
大家不都应该已经开始“向钱看”了么?
而李强的震撼却是纯粹的多。
没有相关经验的他,并不知道这中间其实有着不少暗箱操作空间,也不知道陈翔的死缠烂打和张二牛他们的拒不签字到底有多难得。
他唯一所震撼的,是他原本就知道这个世界终究不是一片浑浊的;却是没有想到,这一抹人性的清流竟然能在自己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了。
能进城产基金公司工作,能为这些淳朴到近乎憨傻的老乡们做点什么,能给这世间多注入一点清流。
自己何等有幸!
想到这里,李强的眼中升起了一丝炽热,身上的困顿一扫而空,整个人的精神都换发了起来。
………………
三个小时后。
随着一阵稍显沉闷的下课铃声,没过多久,嘴上叼着半个馒头的李莉急匆匆地走出学校。
“喏~吃了没?没吃赶紧垫一个!”
一年班主任的经历,让李莉变得雷厉风行无比,见了面后连招呼都不打,一边示意两人跟上,一边把手里的完整馒头递了过去。
胡永波摆摆手:“不用了,我和小李已经吃过了……现在咱们去哪儿?”
李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当然是去石塘村那边啊……小喜村是百村振兴计划中的一员,基础设施好的一匹不说,自己也不差钱,根本不需要咱们操心!”
石塘村?
听到这个早上刚刚听过的名字,胡永波笑了起来:“咱们是去考察他们村跟小喜村这边的过河桥要不要建的事情?我看不用了吧……夏留通销社那边不都已经开始为这事募资了么?”
李莉翻了个白眼:“谁说是为这事了?石塘村那边缺的必要基建多着呢……据我所知,那边的村西段甚至连像样的灌溉设施都没有,这可是关系到收成的大事,一等一的重要,可马虎不得,去年干旱,他们村还和邻村因为抢水的事情干了两仗呢,伤了好几十个人!”
“除此之外,地势较低的白沙河村,他们的排污系统和排水系统必须要搞,否则一旦下雨铁定被淹不说,一大堆人还会生病;我去年有十几个他们村的学生因为井水被污染连续生了两个月的病,你敢信?”
“还有,三垒石村的那条破路也得赶紧重修了,那边本来就在坡坳里,路窄的一匹,他们村没钱,往年修的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根本走不成,我去年就有个学生因为那条破路把腿给摔断了,至今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呢……不安全不说,路这么烂,车开不进去,村里的东西怎么卖出来?”
小主,
李莉脚下如风,嘴上却是絮絮叨叨:“总之,各村有各村的实际情况,缺少的必要基建设施都多着呢,刚才说的只是我通过学生嘴里知道的一些情况,不知道的情况天知道有多少……总之,既然公司让咱们把各村最紧要的基建项目给报上去,咱就不能马虎!”
基建与基建是不同的。
很多时候,各村最急需的并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看上去能把村子装扮的漂漂亮亮的东西,而是一些不起眼,或者城里人根本意识不到的设施。
对于一些村子来说,两间旱厕、一个村边的微型水力发电站、一条地下排污渠、一个小型垃圾处理站、甚至一个可以晾晒粮食的水泥场或者一间不大的烘干室,都可以帮他们解决巨大的麻烦,挽回对他们而言难以承受的损失。
一边不厌其烦讲着这些老乡们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到底可能最需要什么,一边招呼着两人从村委会院子里推出借来的三辆自行车,李莉脸上写满了自信:“你们放心,这十里八村的都有我的学生,我带着你们过去了解情况的话,那些老乡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候我们直接找我学生的家长去了解嘛,他们肯定不会瞒着。”
“总之,不管公司批不批,咱们都要把各村最紧要,最急缺的各种基建项目和工具报上去……哪怕是缺一台给谷子脱壳用的木质手摇脱谷机也给它写上。”
李莉的语气里充满锐气:“我虽然不懂商业、产业那些东西,那些东西自有你们负责,但我懂村子里现在缺什么啊!哪怕是公司现在没钱一下子搞那么多东西,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万一公司人傻钱多呢?”
胡永波笑了起来,李莉刚才那番话让他受益良多。
公司让他们下来考察各村所需的基建项目,然后根据紧迫程度分级排序;他原本以为无非就是修修路,建几个已经逐渐铺开了的沼气池,又或者搞几个小微型水力发电站、装几个卫星锅而已;没想到实际情况跟他以为的有很大出入。
果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句话,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至理名言啊!
最起码他没想到,农村地区的排水和排污系统竟然如此重要,也完全没有想到,晒谷场这种对他们而言只存在于小学课本那个年代的东西,农村地区竟然到了现在都还这么缺。
而李强在听到李莉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出“人傻钱多”这四个字时,却一下子想到了之前的陈翔。
当下有些疑惑地停下了脚步:“对了,李姐,我和胡哥刚才在村里面看见夏留通销社的人了……他们对各村的情况也很了解不说,如今好像也在帮忙给农村基建计划吸筹,咱们要不要请他们也一起过去参谋参谋?”
李莉还没说话呢,胡永波却是摇了摇头:“不必了,公司没有下达相关通知,我们还是不要贸然行事才好……而且,夏留通销社再怎么经验丰富,毕竟只是个乡镇企业;而农村基建这种事,行政意味太过明显,我们德州城产基金公司承担着DZ市部分城建的责任,因此有些事情我们来做无所谓,但如果夏留通销社这种非事业单位直接介入进来的话,对他们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李强和李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们一个是刚刚毕业的菜鸟,一个是把精力全部放在学生身上的援教老师,因此在这种问题上没什么经验,自然没察觉出什么问题来。
胡永波见到两人点头,心里却是暗叹一声。
难怪公司要这样1:1:1的配置工作小组,
援教老师负责利用自己在当地的独特身份和影响力去帮忙开路;
刚毕业的菜鸟学生凭借着本身的激情和单纯保证后续的各种具体对接工作不会走形;
而自己这种有过投资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华基层职工,则负责商业项目的孵化以及小组各种事宜的评估和把关。
哎……
看来做人还是单纯点比较好。
如果都是像自己一样的老油条,只怕早就看出,公司之所以这么不惜代价地推进农村基建计划,之所以把援教老师拉进工作小组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概率是想在农村基层的影响力这一块两条腿走路,不想完全依靠夏留通销社不说,只怕是还存着含而不露的制衡心思。
啧啧~
传言果然没错,咱们的杨总,的确是一个防范心理极重的人呢。
只不过,如何在公司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把这工作做的漂漂亮亮的,甚至达到商业和基建双丰收,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这种大华出身的精英。
想到这,胡永波却又忍不住自得起来,仿佛看见了今年年底的那份先进材料和副科职称。
“出发,目标……石塘村!”
胡永波大手一挥,左腿潇洒地一蹬,宛如双枪李向阳似的稳稳骑上了二八大杠,然后在吱嘎吱嘎的噪音中,歪歪扭扭地向前驶去。
后面的李莉瞧的有些发懵,不是说东营那边的人最讨厌下基层么,怎么这货这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