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汉城的长租公寓

当然,对于新加坡20%的有钱人,他们依然可以购入高档商品房甚至私人别墅,这方面的价格不受限制。

“如果汉城执行新加坡的组屋政策,那么汉城市政府需要购置大量地皮,建设规模化的组屋,这些新建的组屋虽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部分市民的居住问题,不过在未来几十年却很有可能成为城市里新的贫民窟。”

“我的想法更进一步,现在韩国人喜欢全租房的模式。其实汉城市政府可以成立一家国有背景的房产租赁公司。”

“这家房产租赁公司可以通过收购或者自建的形式持有多套房产,其中一室户的小公寓可以出租给汉城市的单身人士,两室户或者三室户出租给已婚家庭或者已婚已育家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房产租赁公司拿到租户们的押金以后,可以将押金集中起来,来改造或者筹建更多的小型公寓。当这种小户型的公寓大规模供应以后,汉城市疯涨的房价才能真正抑制下来。”

“调控房价只能通过增加土地供应的方式,限购本身就是本末倒置,反而给市场一种惜售,买到就是赚到的错觉。”

“有政府进行兜底,也不用担心这家房产租赁公司爆雷。房产租赁公司的房租调整幅度必须经过公开公证。等他们租房的时间满三年或者五年以后,也可以向房产租赁公司申请买下自己租住的公寓,之前缴纳的房租也可以抵扣掉购房总价款。”

“汉城面积狭小,整个汉城都市圈挤了两千万韩国人,大规模建设新小区,增加小户型公寓的供应并不现实,成本也十分高昂。可是让大家能够住上稳定的长租公寓,住户每个月给房产租赁公司交房租却比较可行。”宋熠说。

崔善姬听完宋熠的介绍,对他说:“你这种运营模式比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更进一步,如果汉城人积累了足够的积蓄也可以将长期租住的公寓买下来。假如租售同权,租房子的住户和买房子的住户享有同等权利,不会在子女入学、社会福利方面受到限制,那么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住进政府提供的长租公寓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之前有媒体说宋宇锡和朴东浩不擅长经济事务,背后需要咨询智囊团,我还不相信。现在我才知道原来你才是他们的经济大脑。”

“其实如果汉城市学习港岛的房地产政策,新亚建设提前囤积地皮,然后慢慢开发,你可以赚取更多的利益。何苦去推进长租公寓,费力不讨好呢?”崔善姬有些不解。

“新亚建设在龙头洞开发的The One公寓本来就不是面向普通汉城市民的,我们的销售对象是全韩国最有钱的那一拨人。等汉城的The One公寓形成口碑效应以后,我们才会在釜山、仁川、济州岛等城市开发新的The One公寓。”

“新亚建设不屑于从普通人身上赚钱,专注于高端楼盘。相信我,对于有钱人而言,他们根本不在乎房子总价是二十亿韩元还是二十五亿韩元。”宋熠说出他的想法。

和内地不同,韩国的五千万人口根本撑不住汉城连续二十年的高房价,内地十几亿人口,最后还是免不了房产下行的大趋势。

而且宋熠推动汉城市的长租公寓计划也有他的私心,他在清溪川周边买入了多套二手房。这些房源可以让他在未来成立的国有背景的房产租赁公司里有着相当的话语权。

为了The One公寓的高端定位,宋熠首先要给The One公寓营造一个高级的周边环境。如果The One公寓周围充斥着未来的长租公寓板块,那The One公寓自然也卖不出天价。

不管在哪个城市,如果你的小区隔壁就是拆迁安置房小区或者回迁房小区,那你所在的商品房小区的房价也高不到哪去。

“要是你推动的房产政策能够落到实处,那汉城的年轻人在这座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算是真的有了安身立命之处。想不到你居然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心壮志。”崔善姬很欣赏宋熠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

宋熠的目标是将新亚打造成一家创新驱动的高科技公司,他当然不愿意去和普通民众争夺最后的铜板。就像内地后来的互联网公司都扎堆死磕买菜生意,准备抢走菜场小贩的活计,盯着普通群众兜里最后的三瓜两枣,属实有些没有格局。

喝完咖啡,崔善姬在宋熠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他的办公室。当崔善姬看到休息室里那张两米二宽的大床时,她忍不住瞟了宋熠一眼。

宋熠一下子就读懂了崔善姬的眼神,将休息室房门关上。崔善姬背对着房门,楚楚可怜地说道:“会长,我今天才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你就要在办公室里非礼我吗?要是公关部的同事们发现总监第一天就不在岗,是不是不太好?”

宋熠的眼神却有些炙热,“我在停车场的时候,就想着现在的场景。作为公关部总监,在你正式上任前,和我汇报一下你下半年的工作规划,也很合理,不是吗?”

崔善姬却很擅长挑动宋熠的情绪,“在灿同意我进你公司上班,让你在公司里照顾一下我,你就是这么照顾他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