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哄小孩

其它人识趣的退下,四个人缓步走入衙门正堂坐下。

“屋里就咱们几个人,也不要说这官场上的礼数,我与你孙家曾祖也有同僚之谊,你就当小辈就好。”

王宪知道胡滢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原来胡滢在礼部任侍郎的时候孙忠也是在礼部任小官,后来孙若薇封贵妃,孙忠才从礼部调任中军都督府任职。虽然对于这个关系不感冒,但是王宪还是恭敬的请安:“小辈给太爷问安。”

胡滢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小子很上路。

朱仪见着王启年却直接跪下,朝着王启年磕了三个头。王启年赶紧上前扶,却没扶起来。

朱仪说到:“家母说过,王大哥是我家的大恩人,见着了就必须当面磕头。”说起来这成国公家教是整个勋贵中少有的一份。

“成国公您客气了,当年老公爷对我就多有照顾,寻他回来是应该的。”王启年赶紧解释道。

虽然王启年这么说,但是朱仪这几年可没少探查当年的事儿,整个北上的军队,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他一直认为当年父亲战死有蹊跷,直到看到紫荆关和居庸关下死因不明、身份不明穿着铠甲被深埋的京营士兵,他终于确定当年的事儿应该是有鬼,自己只能暂时放弃为父伸冤。也才知道当年王启年是冒了多大的风险能把自己父亲和永顺伯的尸体带回来。

胡滢咳嗽几声,几人各归座位。“陛下对于三家藩王处理的确实有点轻,这也是要稳定戍边藩王的心,如此一来三家都不会再提内迁的事情。要不然也不会让我这个老头子亲自来安抚。”胡滢看出来王宪对于此事的不满,首先给这个小娃娃解释一下,免得出什么问题,这小娃娃可不好糊弄,可是当场干掉了韩王的护卫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皇室的家室,我们遵从陛下的旨意。”王宪赶忙说道。

“我听说这次击退鞑靼,足足斩首五千余众?”胡滢是接到战报之后才从西安出发到了固原。

“确实如此,这次功劳太大,反而不好处理。小子我年纪太小身份又比较敏感,在这次战斗中也不想要什么功劳,分给下面的人就好。”

胡滢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要功劳的人,“那你的属下?”说完便看向王启年。

“胡尚书,下官当前这个职位职级刚刚好,若是真因为军功而升职,反而会被嘈杂的环境折损。”王启年算是看出来了,这胡尚书是打算趁此机会让自己拿点功劳之后升职加薪,自己有病才会脱离造办处,造办处从上到下可都是自家人。

“王大哥。这个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朱仪也有些纳闷,这实打实的军功为啥说不要就不要了。

胡滢拦住了还要继续追问的朱仪,“这样也好,你们拟定一个立功的名单上来,老夫这边给兵部和吏部进行报备。”

“多谢老大人通融。”王宪赶紧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