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万一出现问题,大不了取缔就是。
塞国方面,新一科公务员考试结束,刘学勤便开始大力推行普通话。
作为一名穿越者,刘学勤生下来就会说普通话。但他直到开创塞音道场,才开始说普通话,因此塞音弟子都会说普通话。
这也是他当初令人震惊的一件事,因为普通话和现在所有的方言都不一样啊。
只是为什么以前不推广,现在却要开始推广普通话呢?
之前塞音教的基本盘在甘肃,北方方言彼此都是容易听懂的。现在不行了啊,四川、云南、广西那都是南方语系,特别还有那么多土司,大家在一起根本是鸡同鸭讲,都要靠翻译才能交流的。
那么,这个时候有没有所谓的官话雅言呢?也是有的,奥秘就在于一部叫【集韵】的字典。
一般来说,首都在哪儿,哪儿话就算是官话,但官话也是一种方言,大明的官话如今就是南京话。可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你也别指望一个广东人能听懂南京话。
所以官话并不普及。
真正能让大家相互沟通的,其实是读书人的话。
读书人的话,就是根据【集韵】来的。
经常写诗词的书友都知道,写诗是需要押韵的,但有些韵似乎怪怪的。
比如天涯的涯要读“癌”音;斜要读“霞”音,行走的行要读“横”音等等,因为在韵书里,就是这么规定的。
这个规定是千年不变的,可能在一些方言里,如今还能听到某些字的古音。
除此之外,还有入声、平声、上声、去声等读音,抑扬顿挫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的读书人对于押韵这件事,看得比天大,这就是人家能张口成诗的原因。
宋朝有个书生,科考时就搞错了一个字的韵,结果直接被判了不及格,名落孙山。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