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飞行过程需要经过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入轨段,垂直起飞段很好理解,就是火箭垂直向上飞行,但很快,火箭就会按照预定的俯仰角度对准发射方向飞行,这都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避免气动载荷和气动干扰,顺利跨过声速才会以接近0°的攻角飞行。
而余泽托举的火箭模型不同,他从头到尾都是以垂直飞升的模式,强行克服了地球重力的束缚,路程远远断于真正的火箭发射轨道,这也是他速度不如火箭,可在最后脱离大气层的时间上两者却相差无几的缘故。
到了卡门线附近,许多一级火箭可以分离了,改由二级火箭来助推加速,本来按照常理,此刻二级火箭点火时,本身就有一个3千米每秒到6千米每秒的初始速度了,那么只需要小小的加速,就能提升到8千米每秒速度以上。
可此时的余泽托举的火箭模型,垂直起升到了卡门线附近,哪怕后期稍有弧度倾斜,速度相对来说可以视为零。
但有趣的是,这时候有两个解决思路。
一个是二级火箭可以改进,在这个高度上提速,再怎么都比一级火箭把航天器送到卡门线附近轻松得多。第二个思路,便是卡门线附近的大气浓度相当的低,近似真空,余泽继续托举火箭模型到100千米高度时,在没有大气干扰情况下,他可以轻易辅助火箭模型进行加速。
而当火箭模型的速度越来越快时,火箭的分平速度到达环绕速度,余泽再克服重力的影响,就只需克服惯性离心力了,他就更加轻松。
于是乎,在地面的洪彬等人,就见到火箭模型的速度很快提升到了8.6千米每秒,这个时候若是再启动二级火箭,完成近地轨道的直接入轨那是毫无问题的。
“试验很完美。”
万荣龙目睹了全部过程,不得不佩服洪彬的思路。
“可惜了,为什么只剩六年的时间了。”
同时,他又不得不“怨恨”。
倘若没有那颗肆无忌惮闯入太阳系的矮行星,若是和平的年代,凭借余泽的能力是能够节省大量的航天成本和时间的,甚至多训练几遍,多设想几个思路和解决办法,一二级推进系统都可以省略掉,直接由余泽带着航天器抵达预定轨道即可。
那样的话……无法想象是怎么美好的场景。
试验结束。
余泽降低了火箭模型的速度,因为是模型的缘故,任由它进入大气层是可以全部烧毁的,不会对地面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