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口碑逆袭,黑马之姿

助理这次聪明了,不用杨思思主动开口,就把排片量的数据报了出来。

百分之五的排片量。

八百七十万的票房。

这个比例,让杨思思脸上一阵狂喜,眼神中迸出强烈的希望。

排片量低,票房高。

这说明上座率高,口碑不错。

有了这两个关键因素,就已经具备了逆袭的基本条件。

只要后续的宣传力度能跟上,票房一步步逆袭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杨思思连忙打开电脑,在华夏最大的电影评论网站上搜索了《鬼吹灯》的名字,然后看起了网友们对于《鬼吹灯》的评价。

“故事很新颖,叙事流畅,总体来说,是一部水准之上的商业片。”

“大气的场景和道具,结尾地狱特效也很震撼,全程看的惊心动魄,准备推荐给好友去看。”

“周末的演技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成为主角团中的累赘,竟然还可圈可点,胡八一的形象塑造的相当不错。”

“主角团的演技都还行,特效场面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上午看了华义的《鹿镇风云》,对春节档比较失望,没想到晚上就给了我一个惊喜,《鬼吹灯》比《鹿镇风云》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如果说《鹿镇风云》是一坨大便的话,那《鬼吹灯》能称得上是一块蛋糕了。”

看到网上的评论,杨思思脸上顿时出现了喜色,心里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着。

小主,

在春节档的众多电影中,《鬼吹灯》竟然是最好的一部。

老实说,《鬼吹灯》并不有网友们说的那么好,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说,它还有很多的不足。

但是,全靠同行衬托啊。

尤其是宣传力度最大的《鹿镇风云》,似乎在网上出现大量的差评,而作为春节档中,同类型的特效大片,《鬼吹灯》自然在网友们心中无线拔高了。

老话说,趁热要打铁。

当晚周末他们三人的主创团队,便加班加点的联系全国各地的院线方,尽量让对方加大《鬼吹灯》的排片量。

与此同时,也在尽力的争取线下的宣传渠道。

公交车、地铁站、电视台、广播等等能争取到的宣传战略地,都尽量争取。

在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以及杨思思工作室的团队配合下,《鬼吹灯》的宣传开始慢慢有了起色。

宣传一上来,《鬼吹灯》的票房也肉眼可见的上了一个台阶。

首日八百七十六万。

第二日一千四百六十万。

第三日两千七百七十三万。

周日收官,《鬼吹灯》首周总票房,五千一百万,排名第七。

而当周的票房周冠,便是华义的《鹿镇风云》,总票房一亿四千万。

虽然两者之间的总票房,差了一个亿。

但是,如果再结合排片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就会惊讶的发现,两者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

华义的《鹿镇风云》在首周的排片量,几乎平均都是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但票房只坚挺了两天,就出现下降的趋势了。

《鹿镇风云》的票房,首日五千七百万,第二日五千五百万,第三日就只有三千九百万,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了。

而《鬼吹灯》在排片量并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票房却在稳步上升。

当周票方排行出炉之后,各大电影平台和影评人也纷纷对当周的电影进行了总结。

《鬼吹灯》的黑马之姿,也便成了各大影评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口碑,慢慢发酵。

与此同时,受到全国关注的西疆考古队方面,也突然有了很大的进展。

精绝女王墓,被温教授的考古团队被成功打开了。

而温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竟然在采访中提到了《鬼吹灯》三个字。

“这次能够顺利的打开精绝女王墓,我们团队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鬼吹灯》这部的作者。”

“说起来很离谱,但我们团队最终找到打开古墓的方法,确实是在《鬼吹灯》这部中找到的灵感。”

“这部改编的同名电影,现在正在热映。”

温教授的这段采访,让网上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是不是真的?”

“考古团队什么时候发掘古墓要靠盗墓了?”

“我严重怀疑温教授是周末的托,但古墓确实是真的,连古墓里的文物都出土了,又让我有点相信确实有这码子事情了。”

“好好好,今晚就去看《鬼吹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