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给我的这本书,
对我帮助很大。"
"之前有许多我不理解的地方,
现在都已经明白了。"
陈小安沉浸在兴奋中,
没察觉到师父阴沉的表情。
"书中的内容复杂难懂,
你是怎么快速理解的?"
宋正德一脸怀疑。
要知道,当初他研读这本书时,
前几页就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而陈小安是从十几岁才开始接触医术,
和他从小就开始学的不一样。
准确地说,
从陈小安拜他为师到现在,
还不满半年。
陈小安能在短短半年内,
在医术上自成一派,
他的医学天赋实在惊人。
如果他能迅速领悟这本疑难杂症的书,
那么没有什么疾病能难住他。
宋正德担心陈小安只是浅尝辄止,
追求速度而忽视深入理解,
他怕年轻人得意忘形,
所以决定点醒他。
"师父,我对这本书有了许多思考。"
"但我明白,这只是纸上谈兵。"
"只有实际运用,才能验证我是否真正理解。"
说到这里,陈小安抬头看向师父。
"那你打算怎么做?"
宋正德问道。
"我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
遇到疑难杂症的患者,
我会亲自处理。"
"师父您在一旁观察,
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请您指出。"
陈小安的方法,
正是他当初学医时,
宋正德教授的方式。
亲身实践比言传更重要,
只有见过更多的病人,
小主,
才能积累处理棘手问题的经验。
"好,照你说的做,你来,我看着。"
得到师父的同意,
陈小安心满意足地继续阅读并研究,
同时期待着病人的到来。
然而那天下午,
来的病人不仅不多,
而且都是些小病。
书中的内容完全派不上用场。
陈小安心中略有失落,
但他并未表露出来。
中医馆与医院本质上相似,
都是等待病人上门,
没有人会主动找上门。
时间匆匆流逝,
第二天,
病人依然不多。
按照师徒的约定,
这一天的病人都由陈小安负责治疗。
但这批病人对现在的陈小安来说远远不够。
他想要短时间内精通医术,
需要寻找其他方法。
"师父,我想去附近的村庄免费义诊。"
当天下午,
陈小安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高考还未结束,
等待成绩至少需要一周。
他想在进入大学前,
真正成为一个中医。
"义诊?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宋正德来说,“义诊”这个词十分陌生。
这个时代的人们思想保守,
不论是中医馆还是医院,
大多被动等待病人上门,
不像后世医生常去偏远地区免费服务。
"就是我主动去附近的村庄寻找病人,
给他们看病。"
陈小安说完,停顿了一下,
他知道师父应该明白他的意图。
"你的想法不错。"
"不过义诊就不必了,你带上药箱,
去村里,就像个赤脚医生一样。"
宋正德笑着给出了建议。
这个时代确实没有“义诊”的概念。
但他们经营的是中医馆,
三、中药之类的都有成本的。
救治病人当然重要,
但不能因此连自己的温饱都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