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顺从天道法自然

庄子传奇 一直如是 1038 字 5天前

魏惠王问:“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无为了又能无不为?无为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吗?寡人一直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望庄先生告知。”

庄周回答:“无为不是指行为层面的无为,而是指心之层面的无为。而心之层面的无为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有执着的心态。只要我们带着无有执着的心态去做事,便能够无所不为,此即是无为而无不为。当人以无有执着的心态做事,则是在顺应天道。而以执着的心态做事,则是在背离天道。天道者,阴阳平衡之道也,偏向阴或是偏向阳皆是在背离天道。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顺应天道才能做得得心应手。当我们以一种无有执着的心态去做事时,则是在顺应天道,否则,就是在背离天道。背离天道做事,必然做不好事情。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生死、荣辱、成败、得失、善恶、美丑、好坏、对错、高低、贵贱等等对立面时,则是处于无有执着的心态中,此即是无为。当我们处在无为中,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患得患失,不会有任何烦恼产生。在这种无有执着的心态下做事,则是在顺应天道做事,顺应天道做事,天道也会帮助我们,故能够无为而无不为。”

“原来如此,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正含义。”魏惠王总算明白了过来,又问:“所以,人必须得顺应天道做事才符合大道,对吧?”

庄周点头:“是的。老子云:“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天道不会说更亲近谁,它只会帮助那些有道有德的人。顺应天道者,则是有道有德之人。背离天道者,则是无道无德之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和圣人的心中都没有分别,都不会去区分事物的善恶、美丑、好坏、对错、高低、贵贱,视万物为刍狗,这就是在顺应天道。人心一旦有了分别,只想要事物好的一面而排斥事物坏的一面,那就偏执一端了,那就不是道了。道永远处在中间,不偏也不倚。我们只有接纳一切,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不偏执一端,才合乎天道。可以说,人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不顺应天道造成的。若是顺应天道,就不可能觉得苦了。人总是只想要富,不想要贫。只想要美,不想要丑。只想要对,不想要错。只想要好,不想要坏。只想要高,不想要低。只想要生,不想要死。处在这种执着的心境下,又焉能不苦?顺应天道者,天助之。背离天道者,天灭之。欲得天助,还需顺从天道。”

魏惠王心有不解,“可世间哪个人不想要事物好的一面,有哪个人愿意接受事物坏的一面?趋利避害难道不是人的本能吗?”

庄周回答:“君上若是顺着这样的思维去想,终究只能是一个凡夫。圣与凡的唯一区别在于:一个顺从天道,一个背离天道。人类是最不顺从天道做事的动物,哪怕是一条狗,都比人要顺从天道,因此,人类的灾难特别多。人的一切作为皆是“伪”。伪字就是由一个人字和一个为字组成的。为什么说人的一切作为皆是“伪”呢?因为人的作为不合乎天道,不合乎天道的作为即是“伪”。天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不愿意顺从天道造成的。人心的贪欲就是人不愿意顺从天道的证明。天下贪得无厌的人越多,天下越混乱,灾难也会越多。非天道无情,实在是人自己作死。若是天下人人都愿意顺从天道,天下也就没有那么多纷扰之事了。”

魏惠王道:“如此说来,人必须得向天学习,向自然学习,对吧?”

庄周点头,“是的。黄帝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地日月没有人的意志,却能够运作得很完美。人类有着发达的头脑,可天下却是乱得一团糟。由此可见,人类的头脑并不胜于自然。若是人类愿意放下自己的小聪明,效法天地自然之道,那么人类也会像天地自然一样和谐了。老子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只有效法自然,才算是处在道中,否则就是在偏离道。所谓效法自然,就是向自然看齐,去除人为的造作,摒除心中的贪欲,以自然无为的心境去生活。”

魏惠王感慨:“实在没想到,顺从天道是如此的重要。还多亏庄先生提醒,否则寡人永远也不会明白顺从天道的重要性。今日与庄先生一叙,才明白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原本寡人以为道家思想并不实用,如今看来并非如此,道家思想其实非常有说服力,也非常实用,只是很难践行出来而已。庄先生,寡人听说你在宋国的生活过得很贫苦,这是真的吗?”

庄周回答:“生活确实是穷困潦倒了些,但并不觉得苦。”

魏惠王夸赞:“庄先生真不愧是悟道的圣人,即便生活穷困潦倒,也能活得如此洒脱。庄先生,要不你就留在寡人身边,和惠相国一同做寡人的左右手如何?”

庄周委婉地拒绝,“谢谢君上的好意,草民之前也说了,草民只想做一个无用之人。”

魏惠王感到很惋惜,但他还是很想留下庄周,继续恳求道:“像庄先生这样的奇才,百年难得一遇,若是做一个无用之人,那也太可惜了。如今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天下正是需要庄先生这样的救世之才的时候啊!要不庄先生就顺了寡人的意,留在寡人身边吧!”

庄周再次拒绝,“君上,草民永远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草民只是一个修道之人,并非定国安邦之才。即便君上将草民留在身边,草民也没有办法助君上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