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笑论国际大事

“但是,前年三月,希特勒就让他的军队驻扎到了这个‘莱茵河非军事区’。第二件事,前年七月,西班牙这个国家内部发生武装叛乱,希特勒立时予以武装干涉。短短四个月,德国就做了这两件事,就凭着这两件事,毛泽东同志对德国的走向作出了精准判断。今年三月德国不是已吞并了奥地利了吗?”

孙武仁点头连连,眼望纪十化,口中喃喃不断:“佩服,佩服……,那……,那……,毛先生认为这个持久战要持多久?”

纪十化:“多久,毛泽东同志说,七八年吧。我方必胜,毫无疑问,一定会胜。”

孙武仁叹了口气:“七八年!又是一个七八年!当年我和王峰庵父子对簿公堂也是七八年。七八年,这个仗怎么个打法?毛先生可说了?”

纪十化:“说了。他说,我们的主力,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即迅速的前进和迅速的后退,迅速的集中迅速的分散。这就叫大规模的运动战。对于那种层层设防、深沟高垒,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毛泽东同志是不赞成的。”

孙武仁:“运动战是不是就是游击战?我对你们的游击战还是打心里佩服的。此前我在徐州的一个小摊上买过一本小册子,里面有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可以说字字真言,我也是真心喜欢。”

纪十化:“这里得说一下,在内里精神上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运动战和游击战还是有区别的。运动战是指我们的主力部队,训练有素的部队,游击战适合农民游击队,像你这样,手里有几十个人的或是几百人的队伍,。但是,前提是你得站在我们这一边,不能替倭鬼子效命,这才是我们的农民游击队。”

孙武仁:“毛先生在持久战里也提农民游击队了?”

纪十化:“提了。”

孙武仁:“提了?”

纪十化:“提了,千真万确。他以东北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为代表,对农民游击队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孙武仁不断点头:“要战胜倭鬼,毛先生认为还需要什么?”

纪十化:“还需要什么……,哦,是了,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统一战线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再次强调了统一战线问题。”

孙武仁:“统一战线?”

纪十化:“这个统一战线是广义的,既有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又有国际的抗日统一战线,甚至……,甚至还有日本国内自己人的革命……”

孙武仁:“日本国内?这怎么可能呢?他们自己人反对他们自己人?”

纪十化:“对了,日本人侵略我国,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愿意的。战争会死人,战争需要物资。人从哪来?物资从哪来?人死的多了,物资消耗的多了,他们自己人都不会愿意,让他们自己人也闹起来,这就相当于站在我们这一边了。为什么说是持久战,这是既要消耗人,又要消耗物资的,看谁耗得起。”

“其实这个问题三年前我党的瓦窑堡会议就提出来了,这次只不过在会上重提。”

孙武仁:“三年前?西安的事还没发生,那个时候就提到了。看来共产党是真心抗日的。”

纪十化:“你说的对,那个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事情还没发生,卢沟桥的事还没发生,国共之间也还没进行再次合作呢。”

孙武仁叹服道:“还是你们共产党有眼光,眼里有国家,有民族,有百姓,好,我孙承贝这一辈子就跟着你们共产党走了,我加入你们,你们收不收?”

纪十化扑愣站起身来,大笑道:“收!收!收!怎么能不收呢?你以为我纪十化是来干什么呢?从今儿个起,不,从即刻起,你就是我党的人了。”

孙武仁也立起身来,纪十化抓起孙武仁的手:“孙武仁同志!我代表中共峄县县委欢迎你!”

孙武仁奇道:“中共峄县县委?纪先生你?”

纪十化面色肃然:“孙武仁同志,咱们坐下说。”

两个复又坐下。此时气氛又与此前不同,颇有些凝重。

纪十化:“从现在起,你也不要喊我纪先生,我也不称你孙区长,我们都是同志,称呼同志就好。同志,同志,志同道合。我们目前共同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拳头,把倭鬼子赶出峄县,赶出中国。”

“如果你愿意,我纪十化愿作你的入党介绍人。你愿不愿意?”

孙武仁:“入党?共产党?”

纪十化:“对!”

孙武仁:“愿意!我为什么不愿意?一个真心杀鬼子,真心救中国的党我为什么不愿意?”

纪十化颇为兴奋:“好!你的入党介绍人,我席石三做定了。我,如今的实际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峄县县委书……”边说话边伸手入伸,掏出一样东西来。

孙武仁:“县委书记?”

纪十化:“对,就是以这个身份来开展工作。你的那个外孙朱木石同志,如今是统战部长,负责统一抗日战线的问题。峄县已入敌手半年光景了。国民党原峄县代县长李同伟目前已到了临沂一带,那一套班子也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所以咱们党在此地建立一套新的班子还是有必要的,所以组织上就派我来此地。”

“打鬼子不是只靠说说就行的,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武装。武装从哪来?从百姓中来!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做的工作,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知道,只有打跑倭鬼子,咱们中国人才能挺起腰板做人,才能有饭吃,决不做亡国奴。”

边说话纪十化边递过一张油印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