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末将终率残兵八千五百二十一人逃出滏口陉,赵军却追杀不休。”
“末将于沿途收拢溃军,意欲借屯留县拒敌。”
“然,赵军势大,我军仅剩残部,末将实寻不得胜机。”
“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副将辛梧拜请大王增援我军!”
念诵完毕,御书房内群臣愕然失声。
在蒙骜、王龁、麃公等大将相继离世,嬴成蟜尚未出征的那些年里,桓齮就是大秦的牌面大将,连战连捷、屡破赵军、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
反观李牧呢?
虽然在武安城胜了王翦一筹,但那是重重外部因素堆砌而成的胜利,除此之外,李牧也只在对燕国和对匈奴的战争中有过战绩。
而在国力、兵力、辎重、士卒质量等各方面,秦国也皆胜于赵国。
大秦君臣无人认为桓齮会败给李牧。
更无人能想到桓齮会惨败如斯。
甚至是丢了性命!
李牧围杀桓齮给大秦群臣带来的震撼,比之嬴成蟜孤军灭韩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数息过后,魏缭才不敢置信的喝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尔安敢谎报军情!”
传令兵苦声道:“我等亦不曾想到会遭逢如此大败。”
“如此大事,卑职安敢妄言!”
“卑职乃是副将辛梧的家兵什长,亦是副将辛梧的族侄辛夷。”
“此乃卑职验、凭,此乃吾家主印信!”
“可证此军报无误!”
辛梧军报上的封泥印信就已经足够证明军报不假了。
但魏缭还是再次核验了辛夷的身份,方才脸色难看的拱手道:“王上,军报无误!”
御书房内响起一阵焦声吵嚷:
“赵武安君他如何能败我大秦上将军齮!”
“上将军齮败则败矣,怎会惨败如斯,甚至是丢了自身性命!”
“我大秦二十余万将士竟葬于太行!惜哉!悲哉!”
每一名大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弥足珍贵。
桓齮的战死对于大秦而言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二十余万青壮的战死,对于秦国的国力而言更是一记重锤!
而此战所造成的后续连锁反应,更是让人思之便头皮发麻!
嬴政痛惜的闭上双眼,自责长叹:“悔不听王弟之谏也!”
在所有人都认为桓齮能够在面对李牧的战争中取得大胜时,唯有嬴成蟜给出了相反的判断,并谏言嬴政调王翦去替换桓齮。
但战争的格局让嬴政不敢轻动。
王翦和桓齮的过往战绩也让嬴政更加信任桓齮。
可这份信任换来的,却是桓齮的战死!
长叹一声,嬴政强压下心中悲哀,肃声开口:“上将军齮战死,副将梧麾下仅有数千兵丁。”
“然,赵军却拥兵二十余万!”
“赵军与咸阳城之间,再无重兵!”
“诸位爱卿!”
“可有退敌之策?”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