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然看见黄秋云的眉毛都快着火了,戏弄他的心思一淡,主动将话题转到了日产汽车上面。
“东京方面差不多达成了基本认识,安田龙介和爱丽莎将会代表富士集团和旭日投资与各大股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日产高层也会向全社会宣布支持这次收购。”
虽然大家已经从黄薇嘴里得到了消息,此时从李安然嘴里听到,内心依旧还是激动了好几下。
“日产汽车在龙国投资建厂的最大障碍已经不复存在,这件事已经可以立刻推进了。”
黄秋平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其实他从京师抢来一部分莫斯科专家安置项目,已经有了足够业绩能够支撑他更上一步。
人就是这样,都想把自己吹过的牛实现了,叫了好几年的汽车产业如果不能落实,哪怕他上一步,终究还会给人口舌,不够完美。
“只是投资建厂的事情非常复杂,特别是龙国政府地方和上面的态度差异大,部门之间配合度也不高,往往一个好项目也弄得举步维艰。”李安然这些话在黄秋实在任时候死活都不会说的,现在却是不吐不快。
衙门多,办事难,这是投资商们普遍认识。伸手的多其实也无所谓,做生意的不在乎出钱买个痛快,反正这钱能从生意里面找补回来。
可恶的是很多部门光伸手不办事,逮到一只羊往死里薅,这泥马就太不讲究了。
“安然,有我在你还担心这个?”黄秋云出言试图安抚。开玩笑,他现在是一市家长,谁特么敢伸手,一刀剁了。
“小叔,日产汽车投资不仅仅是一家主机厂,后面牵涉的辅助配套供应商就有上千家都不止。共和钢铁厂将会在龙国投资一百五十亿美元,分为三期,第一期就是三十亿美元。这么大的工程量,你深城一家搞得定?”
嘶……屋里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冷气,包括黄薇也是第一次听到李安然有这个说法。
倒不是李安然胡说,实际上他拿到共和钢铁厂掌控权之后,就一直在谋划搬迁的事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美后来的产业空心化是发展趋势,钢铁厂的没落是不可挽回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搬迁到其他国家去。
艾丽卡早在半年前已经完成了共和钢铁搬迁计划,低级产品的产能会搬到马岛上,高级产品产能迁移到龙国,阿美这里只留下船用钢铁部分。
倒不是李安然心慈手软,不愿意全部搬迁走,而是阿美对龙国船用大型件是封锁的,他想搬也搬不走。
为此,共和钢铁已经付出了将近三亿美元的赔偿费用,做好了所有准备。
“按照投资规划,五年内龙国日产汽车产量将会二十万辆每年,那么类似共和钢铁规模的供应商也都会在龙国设厂,比如博世,大陆集团,电装等供应商,也会被要求就近提供产品,涉及的厂家上百,金额几百亿美元,是深城一家吃得下的?”
黄秋云不说话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这么大规模投资,别说深城一家是不是能吃下,省里就不会袖手旁观让他一家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