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令仪清楚方夫人的心病,是她最重要的顾虑,其次方二郎不能承爵:“你觉得方家二郎和乐儿合适吗?”
“县主年纪还小,万事都有公爷在前面顶着,若夫人真的着急县主的婚事,可以多问问太夫人,她是县主的祖母,对京中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很了解,比我的建议要很多。”竹心话已至此,便不再多说。
乐姐儿抬头望了眼竹心,随后便跟着母亲一块离开。
她们一走,燕儿不免担心:“刚才大姑娘那眼神瞧着有些不善,是不是……”
“倒不是不善,而是我说的这些话,本来就是说给她听的。虽然是夫人的女儿,但这份聪明,倒有几分像太夫人。”竹心摆摆手,继续吃着点心。
念姐儿回来后,竹心就将小五一道寄来的小兔子送给她。
望着面前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念姐儿把玩了会问:“这是谁送给我的呀?”
竹心无奈笑笑:“你猜猜看?”
挠头想了好半天,念姐儿愣是没想起小五来,还是青枝指了下架子上三个小木雕,她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小五呀!去年不是正月里就送了过来吗?怎么今年八月才送来?”
“他不在京城,去了很远的地方,遇到了些麻烦,能给你送来就不错了。”竹心也没有细说,瞧见青枝眉宇间有郁色,便叫她坐下。
青枝读过书,所以竹心让她去找顾念姐儿,上学遇到问题还能指点下。
“是你家夫家的事?”竹心将点心推过去。
没有外人,青枝也没有客气,边吃点心边喝茶,心情这才好了些:“不是,是我爹娘哥嫂,他们知道我回了梁家,也想回来,烦不胜烦。”
竹心这倒是知道,青枝一家在太夫人去后,担心卷入郡主和谢氏的争斗中,求了恩典全家都赎了身,离府后京城做小生意。
只是京城的生意没有后台,实在难做,三个月就做不下去,搬去了京郊,请了佃户种田,吃着老本倒也能过去。
青枝的小侄子也到了上学年纪,家里就有些撑不住,便想起青枝来。
小主,
这几年丈夫高升,小叔子也即将外任结束,即将调回京城,她填补进去的嫁妆也攒了回来,比刚嫁过来还多些。
爹娘知道后,更是追着她不放。
“你爹娘的事情,其实好解决,倒是你丈夫那两个小妾,至今还没有怀孕吗?”竹心觉得青枝如今这个情况,还不如和离算了。
青枝摇摇头:“没有,婆婆亲自盯着她们在。最开始那个妾,是个寡妇,前头生了两个儿子,结果半年没怀上,偷情被婆婆发现,告去了衙门,所以婆婆盯着紧。”
竹心挑眉:“现在这两个小妾这么久都没怀孕,岂不是证明你丈夫有问题。”
“嗯,所以婆婆等着小叔子回京,赶紧替他张罗婚事,将来过继一个儿子给相公,然后再卖掉那两个小妾,叫我回去伺候她和教养继子。”青枝面无表情的说着,眼里都没了光。
“为什么非要你回去伺候她?”竹心听得一肚子火。
青枝苦笑:“因为有我在,可以省下请启蒙先生的钱,这三个妾室,还有丈夫的身体,家里花了不少钱。”
听到这,竹心愣了下:“你不是说你的嫁妆慢慢攒回来了吗?你和雪枝投了钱开铺子,但没记在你名下,不能算是你的嫁妆本吧。”
迟疑了好一会,青枝才和竹心说了实话:“接连纳了三个妾后,丈夫还是没能要到孩子便知道不完全是我的问题,他的钱就又交给了我,但婆婆手里没钱,我除了家用,剩下都给了婆婆,我攒下来的钱是小叔子每年给我的。
我的嫁妆主要是供他读书,他说要还,我当然不客气了。这几年,他在外地也的确辛苦,不过有文彬帮他,勉强也能过得去,去年回来,给我带了不少首饰,我都收了下来,一下子就去回了本。”
“你丈夫和婆婆知道吗?”竹心想起那个那个看着憨憨,实则精明的小家伙,当年她就注意到了,果然是左家最靠谱的人。
“不知道,小叔子再三叮嘱我叫我别告诉别人,婆婆和大哥那边,他另有孝敬,不值钱但丈夫和婆婆都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青枝心里稍微好了些,至少家里还有不那么讨厌的人。
竹心迟疑了下问:“你想过和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