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标题,是最近几年热议的话题之一,也是作者在创作本故事的时候从始至终都在思考和权衡的问题。
展现女性苦难,是否需要细致入微地刻画呈现她们的遭遇?
这些“细致入微的刻画”,究竟是为了引发观众对于苦难者的同情以及对于施暴者的痛恨,还是为了充当调动感官的噱头来吸引观众以满足某些人的变态心理?
作者曾多次在作话中表示,本人极其厌恶无意义虐女情节,包括但不限于强行安排性侵犯剧情、在性侵犯剧情中将镜头对准受害者、以各种方式明示暗示女性的弱小无助等等。
有了以上心理基础,作者在创作本故事的时候,自然会尤其注意这一点。
本故事中出现的性侵犯剧情,无一例外都承担了剧情功能,且作者从来没有用凝视性词句正面描写过受害者。
不光是性侵犯剧情,本故事中其余受伤受刑剧情,哪怕是反派人物的,作者也从未过分细致描写过。
比如顾修之在北燕天牢受刑,正文只写了他被抽鞭子,那些“奇观类”的变态残忍刑法一概未写。
再比如宇文锐及被孟遇安一枪废掉左臂,作话里提到说这是整个肱二头肌被扯掉了,但正文写得非常模糊。
还比如战争场面的描写,最严重的词汇大约也就是“炸断肢体”、“流血漂橹”这种程度的,从不曾展开写过。
以上结果,全部都是作者刻意为之。
更有甚者,作者甚至在反派的语言用词上,回回都在字斟句酌。
顾四那样下流猥琐的人,最脏的话也就只有一句“好货”;
宇文锐及骂孟遇安,只骂到了“狠毒的妇人”这个程度;
裴循和林盼势同水火,前者也只叫过后者一次“贱妇”;
......
作者把剧情和语言安排成了这样,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我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我只知道我必须写成这样;但同时我也知道,这一定会带来问题。
最直观的问题就是:有太多女性苦难,在本故事中被弱化或掩盖了。
不少读者都吐槽过,故事开头那个卖女主的人贩子,也太文明了吧!
作者自己都觉得,女主在青楼待了两年都没被侵犯,很不现实;在田庄受罚时,王大娘只让人打女主而没让人欺负她,也很不现实。
孟遇安出使石头城,陆焕作势要杀她,只吓唬她说“凌迟处死”,但常规剧情估计得先“犒赏三军”吧。
宇文锐及恨孟遇安恨成那个样子,也骂了她那么多次,竟然一个辱女词都没,这宇文锐及简直是全国道德模范。
那些恶心桥段和恶心用词,作者能避免的都避免了。
可避免这些桥段和用词的另一结果,就是故事的真实感和落地感下降了。
如何在不塑造虐女景观的前提下呈现女性苦难,以及不搞出来缺乏真实感的“文明反派”,是作者心中一个长久的疑问。
希望读者可以和作者分享你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