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取了陈金生的汇报后,领导层高度重视,迅速召集了哈尔滨方面的负责人,准备对哈尔滨第一食品厂进行扩建。他们计划在1965年底前,将糖化车间的产能扩充至二十万吨;到1967年,进一步扩充至五十万吨;并在1970年底实现年产糖浆一百万吨的目标。
与此同时,糖化车间生产的糖浆已经开始应用于军用食品中。特别是在糖化过程中提炼出的糊精,加入到三类餐标的复水土豆泥后,土豆泥的口感得到了显着提升,即便是干吃也变得极为顺滑。战士们品尝后纷纷给予好评。
此外,土豆泥和各类军粮中也适度加入了淀粉糖浆。加入麦芽糖浆后的土豆泥,其抗饿效果立刻显现。在一次实验中,七连的战士们尝试了加入淀粉糖浆的土豆泥,发现其效果远超从前。在抗饿实验中,战士们的耐饿时间延长了30%。
糖的作用立竿见影,解决了糖的问题后,能量棒的生产也被迅速提上日程。这种主要由糖、少量花生和一些淀粉制成的能量棒,实际上是一种超级花生糖,其中80%的成分都是糖。七连的战士们在尝试后表示,虽然太甜,但其抗饿效果非常显着。一条150克的能量棒,能让一个战士整个下午都不感到饥饿,或者即便感到肚子饿,也不会出现手脚无力的情况。
这是因为糖具有丰富的能量,它们转化为肝糖和糖原,使战士们在寒冷的天气下也不会失温或感到手脚无力。这种饥饿感是肚子饿,而非身体的饥饿。相比之下,当战士们食用一些不易消化且热量低的食物,如荞麦时,他们可能会在干了几小时的活后,虽然肚子不饿,却感到手脚无力。这是因为荞麦提供的能量远远跟不上消耗,而且它不易消化,只是占着肚子而已。
制作一条能量棒需要消耗120克糖。过去,对于哈尔滨食品一厂来说,这个数量的糖几乎是天文数字。但现在,他们两个糖化车间全力运转,一周可以生产562吨糖浆,相当于371.5吨糖。这意味着,在王凤山的技术改造后,哈尔滨食品厂一周内可以生产约309万5833根能量棒。
当机器全力运转一周后,张西北面对着堆积如山的300多万根能量棒发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部队领导在看到这堆积如山的能量棒时,也感到有些恍惚。当他尝试吃了一条后,虽然甜得牙疼,但他笑得很开心,并小心翼翼地将咬了一口的能量棒包好,打算带回去给其他人品尝,不能浪费。
部队领导感慨道:“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啊。仅仅一个技术,就能让我们这个曾经贫穷的国家,一跃拥有成为世界第一产糖大国的底气。”
陈金生也附和道:“是啊,工业化本身就是奇迹。而人民是工业化的支柱,所以人民本身便是奇迹的创造者。”
“拥有大量糖后,我们可以用糖换取土豆,生产更多的糖。再以糖作为支付货币,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手中兑换更多的机器设备。这一次,我们甚至可以不用还款,甚至可以把之前还回去的东西重新拉回来。”
“现在食品厂一周可以生产300万根能量棒,或者是同等含糖量的糖块、军粮、高糖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