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开战前夕

……

封同和坐在营帐内思考下一步该如何。

回想出征前。

梁国宣布讨伐韩国后,大军一动,楚国便察觉到,第一时间传信告知楚皇。

司空深收到消息毫不意外,倒是楚国其他官员意见不少。

有官员在朝上故意向司空深拱火,“陛下,两国如今还是盟友,梁国未经我国同意,便先行发兵,占领韩都,此等行为便是将我楚国不放在眼里。”

于他们眼中,梁国虽比之前情况好些,但还没到能被他们放在眼里的地步,先前若是楚国不答应同梁国结盟,没有梁国的力量,楚国拿下蜀国不过是时间问题,而梁国国力却是无法与蜀国对抗。

念及至此,不少官员都很后悔,给了梁国发展的机会。

当即便有人附和,朝堂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武将跃跃欲试,只待司空深一声令下。

“陛下,一统南北,完成霸业,不仅是您的心愿,亦是我楚国万民心之所向。”

司空深坐在高台上,低头把玩着腰间玉佩,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封同和看到司空深的动作,便知晓,司空深这是被说的心动了。

当然朝中也有理智派,很多官员觉得,楚国对于百姓管辖一道并不如梁国,原蜀地的不少百姓,对楚国并没有多少归属感,再加上今年旱灾一事,虽干预得当,但到底是伤了粮食。

于百姓于楚国,此时大动兵戈,都不是好事。

不少官员都跟着点头,最后归为两派,开始争吵。

“此时大动干戈不好,那什么时候打,再等几年,谁等得起,尔等自己看看,梁国变化多大,再给些时间,谁知道到时候能不能打的赢,就这般放任梁国扩大,尔等夜半能否睡得安稳。”

司空深听着底下争吵的声音,想了许多。

他确实没有底气放任梁国发展。

西涧关是梁国于楚国边境的一处开阔地带,楚军并不善水战,更何况攻城易,守城难,梁国还有那火炮。

倘若开战,直取西涧关便能直捣腹地,可攻打西涧关也绝非易事,梁国征兵后,便在西涧关放了二十万。

军士们养殖放牧,自给自足半年如今更是壮大,此时整合大军,未尝不是对他有所提防。

但此时也确实是合适的时机,军队聚在韩都,若是由此……。

“老师,可有想法?”

司空深想了想,打算听一听封同和的意见。

封同和出列,行了一礼:“去岁攻打蜀国,梁国还需借力,如今不过一年,梁国国力翻了一番不止,若是再放任不打,必是楚国心头大患。”

朝中无人反对,司空深拿定主意,“规整军队,先攻韩国。”

瞧瞧梁诗如今到了什么地步吧。

……

与此同时,石敢当的消息也到了临安。

梁诗对石敢山的情况非常担心,也不知赤凤与石敢山会合没有,战场情况到底如何。

焦和雅倒不觉得会怎么样,石敢山并不是无能之辈,粮草充足的情况下,不可能出事。

反而是盯着楚国的探子带回的消息比较严重。

梁诗是把两则消息放在一起看的。

石敢山一切正常,在同楚军对峙中,信中写明封同和找他商量剩余的周家族人,他未答应。往后便再无联系。

这让梁诗放了心。

却不想下一份消息:楚,整合粮铁。

梁诗大骂:“司空深果然是想打我,没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