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池心中暗自生疑,以萧半和的武学造诣,若真要施救,世间能阻其行者寥寥无几。退一步而言,即便遭遇自身难以匹敌的绝顶高手,所邀援手之层次,亦非自己所能企及。循此思路深入剖析,他的疑虑愈发沉重。
萧半和此行,表面看似兴师问罪,实则神色从容,仅对萧忠慧未能得到妥善照料略表不满,且与王维扬的对话间显得颇为随意,更像是精心编排的一幕戏码。
“你速去更衣,一刻钟后,我们启程。”
面对萧半和的坚持,陈池虽苦笑以对,却也无奈地将杂念搁置一旁。毕竟,萧忠慧的失踪与他难脱干系,即便前方是陷阱,他也只能义无反顾地踏入,这便是他必须承担的后果。
两人依约而行,趁着夜色未浓,轻功疾驰,直奔观音庙而去。据陈池所知,此庙坐落于城中平民聚居之地,民众信仰各有侧重,高官敬玉帝,商贾拜财神,而观音庙则成了那些仕途不顺、财运不济之人祈求平安的圣地,因此香火鼎盛,尤其受周边平民青睐。
此番会面地点的选择,让陈池不禁揣测对方的用意。若双方交谈不欢而散,乃至动起手来,四周的百姓无疑将成为这场纷争的见证者,增添了几分不可预测的风险。
不多时,二人抵达目的地,萧半和毫无戒备之心,推门而入,其态度之自然,仿佛步入自家府邸。陈池紧随其后,步入内堂,眼前一幕令他大吃一惊——观音像下,一人正盘膝而坐,气质非凡。
王维扬之风采,果然名不虚传!陈池心中暗赞,月光之下,那儒雅中年男子的面容清晰可辨,与事先所闻描述无二。
此情此景,让陈池不禁对王维扬的布局与手段刮目相看。再次体验到嫉妒的情绪,实属罕见——上一次,这样的感受是源自对杨过的倾慕,而今,眼前这位人物,其风采竟似超越了昔日的杨过,令人叹为观止。
他年约不惑,但岁月对他格外宽容,未在其面容上镌刻丝毫风霜之痕,反而赋予了他更加深邃成熟的韵味。他的眼眸深邃无比,既透露出洞悉世态炎凉的睿智,又蕴含着超脱尘世的淡然,令人不由自主地自感渺小。
这份魅力,绝非仅凭外在所能企及,它是骨子里流淌的、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引人无限遐想:此人究竟何方神圣?
“萧兄,久违了。”中年男子以礼相待,向萧半和致意,后者亦是不拘小节,随即在旁席地而坐,笑言以对:“你所求之人,我已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