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转凉,母后该添置衣物,儿臣昨儿亲自给母后挑选了面料,正好儿臣的伴读有两个得了病,儿臣派人送去几匹面料。都是陪儿臣读书受了凉,儿臣实感愧疚,命他二人养好了身子再来。
“儿臣想另找三位伴读,一个是新归宗的姬家姬立夫,算起来也是儿臣表弟,听说他父亲教书不错,姬家不入仕,给姬家一个体面,让姬立夫陪儿臣当伴读。”
王太后的心一下揪起,面不改色,微笑着听皇上说下去。
“还有孝节夫人的次子,好歹莫大人和莫夫人做了这么大贡献,也算是补偿莫家。剩下一个是沈翰林的次子,也是儿臣小舅子,都是读书不错的、人也是规规矩矩。母后觉得如何?”
王太后微笑道:“人选是不错,就是姬立夫才来京城,姬家一向谦逊,不会同意。”
皇上脸色不悦道:“姬承平都大张旗鼓盖什么阅书楼了,他儿子当个陪读辱没他姬家了吗?朕又不是让姬家女入宫当嫔妃,难不成皇家还得看姬家人脸色?”
王太后渐渐收起微笑,平静说道:“会读书的何止姓姬的一家,大学士府李家也有合适的人选,你也说姬立夫是你表弟,母后这么多年从不曾任人唯亲,总要避免一些。”
皇上笑道:“母后多虑了,无妨,儿臣也不是糊涂之人,沈家的人选还是我未来小舅子,谁还会说什么?”
王太后见皇上执意如此,不再反对。
莫晨曦接到宫里来的太监通知,儿子汕昆入宫给皇上当伴读,她急忙去见父亲。
莫元季也是诧异,见女儿一脸紧张,安慰道:“或许是因为咱们种植了红薯的缘故,不好再封什么,换个方式赏赐。”
莫晨曦小声说道:“我宁愿赏赐是银子,伴君如伴虎,谁知道皇上是什么性子。听说伴读尽替皇上挨打,汕昆这小身板经受不住。”
莫元季笑了,“你都是听谁说的?没有的事,就是当伴读要头脑机灵,只要能考中进士,将来都是重臣。”
莫晨曦知道这个,但富贵险中求,这种富贵她不想要,还不如种地得来的富贵比较安稳。
但是她不愿意也改变不了,只能接受。
“爹,赶紧给汕昆定亲,以后想和咱家结亲的谁知道冲着什么,我看新荣岳父家有个小姑娘不错,新荣媳妇做事沉稳,遇事有担当,会处理问题,说明李家家教不错。”
莫元季想了想,点下头。
他当初给次子选中李家,也是因为李家闺女从小读书,不是死读女诫那种,而是博览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