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旧都重建:迎新挑而破

他指着图纸上标注的几处地点,对众人说道:“所谓风水,不过是前人对自然环境的朴素认知。你们说重建会破坏风水,那我就告诉你们,这新的旧都,只会比以前更好!”他指向城中心位置,“这里,我们将建造一个大型水库,不仅能解决城中用水问题,还能调节气候,防止水患。这,岂不是顺应风水之道?”

他继续指着图纸上规划的道路、房屋、绿化带等,“这些道路,将采用我设计的全新铺设方法,比以前的土路更加平坦坚固,出行更加便捷;这些房屋,将采用砖石结构,冬暖夏凉,比以前的茅草屋更加安全舒适;这些绿化带,将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这,岂不是顺应风水之道?”

卫渊的声音洪亮而充满自信,他描绘的未来蓝图,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振奋。

工匠们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他们开始相信,世子爷带来的,不仅仅是重建,更是新生。

“至于那什么地底恶龙,”卫渊嗤笑一声,“纯属无稽之谈!我让人勘探过地质,下面除了岩石和土壤,什么都没有!”

谣言不攻自破,百姓们纷纷表示支持重建。

周村长更是带头组织村民,加班加点地参与建设。

看着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卫渊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然而,在工程建设方面,新的难题出现了。

苏姑娘负责的城墙修建遇到了瓶颈。

传统的夯土技术难以达到卫渊要求的高度和强度,而苏姑娘坚持认为新的建筑材料无法与旧都的古朴风格相融合。

“世子,你说的那种水泥,我试过了,根本不行!”苏姑娘指着一段新砌的城墙,语气焦急,“你看,颜色灰突突的,与周围的城墙格格不入,简直就像一块补丁!”她指着另一处用夯土修建的城墙,“这才是旧都该有的颜色,该有的质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卫渊看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墙,眉头紧锁。

他走到那段水泥城墙前,用手摸了摸,粗糙的质感与他记忆中的水泥截然不同。

“这……不对。”卫渊沉声道,“这不是我说的那种水泥。”他转头看向苏姑娘,“你确定按照我给你的配方制作的?”

苏姑娘语气坚定,“当然!我严格按照你说的比例,一步一步来的,绝不可能出错!”

卫渊盯着苏姑娘,目光锐利,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卫渊拉起苏姑娘的手,走到一旁堆放着各种建筑材料的角落。

“你看,”他指着那些石灰石、黏土和煤渣,“这些都是制作水泥的关键原料。关键在于比例和煅烧温度。”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写下水泥的化学方程式,又详细讲解了不同温度下石灰石的分解过程以及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

苏姑娘起初听得一头雾水,但随着卫渊深入浅出的讲解,她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如此!我之前一直以为只要按照比例混合就行了,没想到温度的控制竟然如此重要!”苏姑娘恍然大悟,之前的焦躁不安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求知欲和对卫渊的崇拜。

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新的方法,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在她心中燃烧。

在卫渊的指导下,苏姑娘重新调整了水泥的配方和烧制工艺。

几天后,新一批水泥出炉了。

这次的水泥颜色不再是灰突突的,而是呈现出一种柔和的米白色,与旧都的整体风格完美融合。

用这种水泥砌成的城墙,不仅坚固无比,而且外观古朴典雅,远远望去,仿佛与周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旧都的标志性建筑——望月楼的修复也遇到了难题。

望月楼的顶部是一个巨大的琉璃穹顶,但在战火中损毁严重。

传统的琉璃烧制技术无法制作如此大尺寸的琉璃构件,而卫渊带来的现代玻璃制造技术又与望月楼的古朴风格格格不入。

卫渊和苏姑娘并肩站在望月楼的废墟上,眺望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