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结束,还有一个提问环节。
一个个同学手举的老高,不等主持人开口,大家全都一股脑的起身,恨不得挤到台上。
这次的提问环节,和上次不一样。分成记者提问和学生提问。
首先提问的是《青年报》的记者:
“春明作家,刚才你在演讲中提出了‘新时期文学’这个词,请问,您在想到这个名词之前,有没有什么关键的论证依据吗?”
蒋明春点头:
“有的。最关键最突出的事情,就是领导提出纠正以往错误的讲话,这是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我们的思想和文学作品打破局限和枷锁的时期。”
《青年报》的记者奋笔疾书,把蒋明春说的话记录下来。
由于时间关系,一个人只能提出一个问题。
在《青年报》之后《文艺报》的记者也举起了手。
这位记者蒋明春还见过几次,也算是半个熟人了。
第一次见是因为《我和我的祖国》第二次就是因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两次在《文艺报》刊登前的采访都是和对方进行的。
两人相视一笑,孙记者朗声道:
“春明作家!之前我们也见过几次面了。来之前主编还特意交待了一句,要是有机会的话,想让春明作家解密一下,您为什么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创作灵感?
无论是文学作品也好!还是歌曲也罢。就像月初刚刚发表在《当代》的《父母爱情》,据说已经取得了十万多的销售数量,可以预见,这将会是,继《高山》之后的又一部佳作。
不知道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说的吗?”
蒋明春笑道:
“你这是在当众让我揭老底啊!”
礼堂里又是一片笑声。
“怕是大家都想知道这个答案吧?”
“想!!”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