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珄这一趟,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没想到不等他开口,廖华裳已经将此事挑明说了出来。

这天下做什么最赚钱?

盐、铁、钱、粮、茶。

贩粮一事,并不容易。

少了不够路费损耗。

所以整个大梁所有粮食铺子的供应商,也就那么几家。

以前廖华裳在京城的粮食铺子,就是潘珄在供应。

普通的粮商,只供应各州府粮食铺子,比如潘氏。

真正的大粮商,都是供应各关城营地,将粮食卖给官府或军营,换取现银或是盐引、布铁茶叶之类的物资。

这种大粮商,背后一般都是皇亲国戚,普通人等闲分不到一杯羹。

廖华裳在边城这一年多,就拿下了三个关城的粮食供应,不知道被多少人嫉妒到眼红。

整个燕州府,只要她不点头,其他粮商的手,根本插不进去。

如今她又是皇上谕旨亲封的一品“靖国夫人”、太子的养母。

她肯主动提出与潘珄合作,让潘珄多少有些意外之喜。

毕竟以廖华裳如今商队的实力,整个河西省,她完全能自己一个人吞下。

让利他人,是廖华裳行事大气,也才能让廖氏商行持续长久发展下去。

潘珄得了准信,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威州盘桓三日,走访了几家旧日交好的权贵之后,这才回了燕城。

送走了潘珄,廖华裳立刻去了东屿关。

现在北关天气还很冷,问过有经验的老农,得知现在种植燕麦尚早。

廖华裳便请了泥瓦匠,开始搭甘薯育芽池。

又雇佣了从南面逃难来的三十余百姓,在东屿关西城门外的山坡上开荒垦田、搭建牧场。

此时时近三月,春寒再料峭,也不似寒冬的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