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百分之百相信你的清白,但蓬星洲提出的时间线确实让人生疑,她的作品比你的早发布了三个多月。”

“而且,她公布了原稿,你们作品的开头部分有较高的相似度,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

“公司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叶晚晴语气平静地询问。

“你有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作品原创性的证据?如果没有的话,公司的意见是尝试和蓬星洲进行协商,看看能否让她撤回指控,等这件事平息下来。”

季慕解释道,“你的新书《捕星辰赠你》下个月就要上市了,而且同名电视剧也在拍摄中,如果这件事持续发酵,我们可能需要对剧组支付违约金。”

季慕虽然知道公司的做法有些现实,但在蓬星洲所谓的“证据”面前,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她转而询问叶晚晴的个人打算:

“晚晴,你个人有什么打算?”

叶晚晴在看完赵瑾瑜发来的信息后,她平静地回答:“赵瑾瑜的意见和我一致。”

叶晚晴停顿了片刻,然后用坚定的语气继续说:“我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风云际会》的创作完成时间早于蓬星洲的书。

此外,你帮我调查一下,蓬星洲是否曾经使用过‘那季花开’这个笔名进行创作。

我稍后会把她曾经的QQ号截图发给你,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这场所谓的抄袭指控将会变得非常有趣。”

《风云际会》是叶晚晴的处女作,它标志着她正式踏入文坛的那一刻,实际上,她在十七岁那年就已经完成了这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字数接近二十万字。

受到年龄的限制,叶晚晴当时还未能与任何网站签订合约,因此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稿件保存起来。

直到她十八岁生日的当天,她才决定将经过精心修改的《风云际会》发布到网络上。

尽管没有签约,作品却已经显现出了火爆的潜力,仅仅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编辑主动联系她,希望能够签订合约。

在过去,叶晚晴有撰写博客的习惯,为了保护自己的文稿不被泄露,她曾将《风云际会》的前三万字发布在自己的博客小号上,并且将权限设置为仅自己可见。

她也将早期的故事大纲和人物设定都详细记录在博客中,以备不时之需,作为证明自己作品原创性的依据。

“那季花开”是叶晚晴在十六岁时在网上认识的一位作家朋友。

那时,“那季花开”在小说网上已经发表了两部作品,但都未能引起太大的关注。

正是“那季花开”将她引荐到了小说网,叶晚晴也曾经将《风云际会》的初稿分享给“那季花开”阅读。

高考结束后,叶晚晴与“那季花开”的联系逐渐减少,直到大一的时候,“那季花开”曾短暂地询问过她小说的发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