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以来,他们兄弟二人隔三岔五就往乔上云家跑,不是帮忙砍些干柴,就是去地里割草喂马,下河捕鱼也渐渐成了他的拿手活儿,每次捕到鱼,心里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乔上云家送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给我家的?海英,你的心意嫂子领了,可我家也不缺这口吃的,你还是赶紧拿回去,给你爹娘补补身子。”乔上云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说实话,她都记不清有多久没尝过鱼的滋味了。
只是,她瞧着陈老三一家如今分出来单过,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她哪能忍心收下这鱼呢?
“嫂子,您可别跟我见外。您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不仅收留我娘去做簪花,还时常关照我们。这一条鱼,真不算啥。”陈海英微微红了脸,眼神却格外真挚,手里紧紧握着鱼,仿佛生怕乔上云不接受。
经他这么一提醒,乔上云才恍然想起,入冬后,田地荒芜,山上的野菜也被冰雪覆盖,村民们没了农活可干,除了制蜡的人家,大多都窝在家里“猫冬”了。
陈老三为了生计,去了镇上做长工,小冯氏便寻到她,说想跟着喜儿学做簪花挣点钱。
当时,乔上云瞧着她那满是期待的眼神,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没想到,这一分家,小冯氏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做事儿也勤快利落,人也变得通情达理。
或许,在这陈家老宅,也就他们一家还透着几分清醒和明白事理吧。
“那行,海英,嫂子就不客气了。不过,咱可不能白拿你的东西。”
说着,乔上云从兜里掏出几枚铜板,塞到陈海英手里,“这些铜板你拿着,就算是嫂子买你的鱼了。”
“不不不,嫂子,这哪能行呢?”陈海英急忙摆手,往后退了一步,脸上满是惶恐。
“海英,让你拿着你就拿着。你要是再推辞,以后可别往我家送东西了啊。”乔上云故意板起脸,佯装生气地说道。
“嫂子……我……”陈海英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心里清楚,乔上云这又是想帮帮他,又让他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和陈海英又聊了一会儿,乔上云才得知,小冯氏和陈老三这么拼命干活儿,除了要攒钱盖间属于自己的茅草屋,还想着继续供陈海英去念书。
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他们一家这日子过得,可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