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或者电影,侠客们练成绝世武功,纵横江湖,快意恩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着花不完的银子,畅快淋漓的生活让人无比羡慕,恨不得立马找个绝世高手拜师学艺,想学成之后立即闯荡江湖。
长大点后,学习到书本上的历史,看到孙一次又一次发动起义,反复失败反复来,铁打的意志让人心生敬佩,后来看到蒋介石勾结江浙财阀,背叛革命,让人咬牙切齿,恨不得穿越回去手刃此叛贼。
和小说里面侠客们从来不操心银子的事情一样,书上的孙中山好像也从来不操心银子的事情,每次都是组织百把号人就开始向总督衙门之类的地方冲锋,然后被团灭,然后下一次再组织冲锋,再被团灭,看完之后,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情绪,觉得这些人脑子是不是傻?才这么点人就敢上去搞事情,为啥不多弄些人,再多搞点枪,不就把对方给团灭了吗?
再后来,看到蒋介石和江浙财阀勾结,书上关于这个地方有阶级性分析,说明资产阶级软弱动摇之类的,但还是让人产生疑惑,既然资产阶级这么软弱,为何突然硬起来了,坚定的支持蒋介石?江浙财阀到底是一个什么组织?他们有多少钱?比列强还有钱?可以供蒋介石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如果多问几个问题,历史老师就懵逼了,觉得这个孩子咋个这么不懂事,胡思乱想啥?书上写的背下来考试拿高分就完了,不务正业,浪费精力!一顿吼就成功化解了尴尬。
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大家觉得孙的革命生活跟侠客一样,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蒋介石和江浙财阀一见倾情,从此手挽手心连心,财阀出钱,蒋介石出枪,一起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那么问题来了,搞革命为何如此艰难?两个原因:没钱!没人!
先说钱的事情,搞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推翻旧政府,建立新的政权,随时可能掉脑袋的买卖,需要天量稳定的资金来源,用来购买武器训练军队,对抗和消灭政府军,可是孙的资金来源,既不稳定也不巨大,都是到处路演募集来的钱,只够召集百八十人的队伍,一旦拿到钱,就马上就会组织起义冲锋,一遍一遍的来,看上去不屈不挠,实际内心是苦涩的,有钱谁特么的愿意这么干?
钱少了也招揽不到人才,高材生都在清政府和国有企业上班,收入有保障还稳定,基本不愿意参加这个风险极高,且没什么报酬的创业团队,只有对社会不满意的帮会分子愿意冒险,所以前期的革命义士大多都以黑帮成员为主。
因为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1915年护国战争失败,为了保护临时约法,1917年在广州开大元帅府失败,1920年继续开府继续失败,1923年继续设立大元帅府。
作为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家,可以忍受无数次的失败,只为实现心中的革命理想,但不是所有人意志都是如此坚定,由于失败太多,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很多人都纷纷离开,自谋前程去了。
有人离开,也有人加入,这玩意和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大学毕业后,名牌大学的学生都会加入大公司,二本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太多入职大公司的机会,有些干脆加入创业小公司碰碰运气,小公司人少,人才更少,二本毕业生在里面就是人才,只要勤奋肯干,很快就能成长为技术大拿,如果运气好,创业项目碰到风口,小公司成长为巨无霸独角兽,水涨船高,二本毕业生也可能成为万人瞩目的大人物,成为那些一流大学毕业生仰望的存在,比如某公司的十八罗汉之类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是真实的,选择除了胆量之外,最多靠的就是运气,千万不要听那些成功人士瞎吹牛B,张口就劳资当年选择这个行业是多么的深谋远虑,这些纯属废话,成功了可以说深谋远虑,没有成功就只能说成是胡思乱想,运气的成分实在居多。
搞革命这么多年,主要以军事斗争为主,队伍里面各类人员进进出出,有搞政治的,有搞宣传的,有搞军事的,但就是缺乏搞金融的,原因也很简单,搞金融需要有稳固的地盘,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地盘,搞啥金融?
如果就此认命,他就称不上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家,现实虽然很残酷,理想依然要坚持,1923年在广州重新开府的时候,又考虑到了搞金融,准备利用金融手段来为革命筹集稳定的经费。
站在1923年的春天,对于孙当时的这个想法,很多人都可以嗤之以鼻,原因很简单,依赖的革命军队,全部都是南方的军头,军头们搞扩张需要理由,搞革命需要军队,双方一拍即合,不过大炮一响黄金,打仗这玩意是要消耗天量金钱的,作为一个名义上的领导,没有这么多钱,只能是让参加革命的军头们就地筹饷,谁占领的地盘,谁就有收税的权力。
打开上帝视角,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1923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1923年1月,孙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得到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1924年1月,黄埔军校筹建,革命的队伍已经开始培养。1925年,通过两次东征,打垮陈炯明,国民党居然彻底拥有了广东,有了固定的地盘,也就有了可以实行金融手段的基础。
但是这一切,在1923年的春天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孙中山就想了,最后还实现了,所以说,人一定要有梦想,没有梦想,真是连一条咸鱼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