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陈炯明的是是非非

14年抗战往事 小墨垚 2005 字 11天前

当年日本是个超级穷鬼,偏偏要赌国运,和大清打甲午战争,列强一起围观,纷纷表示看好大清,大清自己也超级乐观,觉得对付洋鬼子不行,难道还怕你个日本矮子?何况北洋舰队账面实力比日本人强多了,没想到结局出人意料,北洋舰队彻底灰飞烟灭。

这次胜利,让日本人再也没法掩盖自己的野心,要求割让满洲和台湾,这两个地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就好比毒蛇张开的大嘴一样,很明显要一口吞掉中国。

列强们打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和中国做生意,并不想占领中国,主要是觉得占领的成本太高,中国有超过2000年中央集权的历史,组织力很强,不是那些印第安原始部落能比的。

但日本人这么一搞,让列强们都开始慌了,我去,不抢地盘就没了,这个时候,列强们才开始动起瓜分中国的念头。

德国人在欧洲崛起的晚,对抢殖民地没什么经验,见的世面也不多,之前和大清打交道的时候,表现比较温文尔雅,大清的官员对他们印象挺好。

年轻人没有武德,干事情很容易冲动,这次看到大清被日本矮子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就一点礼貌都没有了,借口一个传教士被杀,直接派舰队占领胶州湾。

国与国之间交战,肯定要找个理由,先搞外交,外交斡旋失败,才能动拳头嘛,哪有道理都不讲,上来就轮拳头的?又不是流氓打架,为啥说书上说德国占领胶州湾是“野蛮行为”,就是这么个意思。

野蛮归野蛮,大家有样学样,俄国占大连、法国占广州、英国租威海,到了这个时候,列强的心态开始转变,觉得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一样,也要四分五裂了,当时大清是东亚病夫,奥斯曼帝国是西亚病夫嘛。

列强们这样一搞,再傻的士大夫都看出来了,再这样下去就要亡国了,亡国奴都没有好果子吃,这个时候,大清终于形成共识,必须要向西方学习,要搞改革,不搞改革就没有出路。

然后就开始搞新政,当时就搞了一些新媒体出来,比如各种报纸,以前抨击朝廷是灭九族的大罪,后来有聪明人就在租界里办报纸,天天在那里骂朝廷,大清警察没权利进租界抓人,只能干瞪眼,言论渐渐就开始放松了些。

还有取消科举,开办各类学校,关于科举多说两句,其实这玩意可以不用取消,稍微改变点内容,变成公务员考试就可以了嘛,选拔官员和高考完全不冲突。

广东也办了些学校,其中就包括广东法政学堂,陈炯明就是这个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学习成绩非常好,三好学生,属于通过读书走向辉煌的代表人物,可以看出来,无论什么时代,说读书无用论的那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陈炯明后来当选为广东谘议局议员,大家知道这玩意是维新派搞出来的就可以了,准备学习英国,玩君主立宪,人在年轻时候接触到的教育非常重要,从此以后,陈炯明就深深迷上了民主,坚信民主才能救中国。

陈炯明后来跟着同盟会混,在广东组织人马搞暴动,辛亥革命后,胡汉民成为广东都督,孙先生后来把胡汉民喊去帮忙筹建临时政府,1911年底,陈炯明接替胡汉民,成为广东代都督。

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单独牵条线出来,介绍下当时的中国是个什么情况了。

当时北洋政府财政收入十分可怜,被称为“关余”和“盐余”,啥意思呢?就是关税和盐税扣除庚子赔款剩下来的那点钱,北洋政府都穷的要死,地方政府和军阀就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