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在完成所有的凯旋仪式后,便迫不及待地打马跑回乾清宫,果然见懿安和裕安两位太后,站在宫外的台阶上迎接他。
他在台阶下翻身下马,飞快地跑上去,规规矩矩地跪下磕头行礼:“儿臣拜见两位母后……”
话没说完,就哇地大哭起来,边哭边抽噎着道:“母后……母后……呜呜呜,平安……好想您们……呜呜呜……”
才十岁的孩子,离开娘亲,去到血肉横飞的战场,哪怕有再多的护卫,他心底深处还是孤独和害怕的,偏偏他是天子,不能在任何人面前示弱,哪怕在三位师傅面前,他也要表现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淡定样子来。
积累了半年的情绪,在见到亲娘的时候,彻底爆发了,小皇帝哭得哇哇的。
可把张嫣心疼坏了,抱着平安也跟着流泪,一边拍他的背,一边絮絮叨叨地安慰道:“好啦好啦……回来啦回来啦……咱以后再也不出去了……下次你娘再让你出去,母后就陪着你去……可想死母后啦……”
见孩子这样,张蔷也心疼不已,大明这顶皇冠真重啊,平安的爷爷朱常洛,只戴了一个月,他老子朱由校,也只戴了七年,平安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皇冠之重,他不懂得发泄,只能哇哇大哭,这是平安长这么大,哭得最伤心的一次。
此时,张蔷多希望,平安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每日里无忧无虑地上学堂,与小伙伴尽情地玩闹嬉戏,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地打闹,被爹娘拿着黄荆条子追得满山跑,做一个顽童……
她这个做娘亲的,不该将这么小的孩子推到前台,有点拔苗助长了……但是,有了辽东这灭国之功傍身,平安将来亲政,也更有底气不是?
等两人哭了一会儿,张蔷才上前,一手拉着张嫣,一手拉着平安,一边往暖阁里走,一边道:“平安这次亲征,为母后消除了心头大患,母后晚上睡觉都踏实了,咱们平安啊,已经能为母后分忧了,是母后的小小男子汉!”
平安听到自己帮了母后这么大一个忙,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也不好意思再哭了,只是紧紧拉着张蔷的手,舍不得放开。
王应昌、张泉等大太监,都来给平安磕头,胡嬷嬷、姜姑姑也领着一众宫女太监,给平安磕头,平安更不好意思哭了,冲停在远处的方正化道:“伴伴,给赏。”
方正化刚回来,身上没有赏人的金棵子,但他还是中气十足地应道:“万岁爷有旨,慈宁宫、乾清宫众人,赏金棵子一两!”
唱完后,才安排小太监去天子的小金库里取钱。
众人又忙着磕头谢恩,门口顿时热闹起来。
“看看,阿宝来迎接你来了!”刚跨进东暖阁的门槛,一道雪白的身影,从炕上跳下来,飞快地向平安跑过来。
平安放开两位太后的手,蹲下来张开双臂,高兴地喊道:“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