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袁崇焕求教

敬完孙首辅,商人们纷纷上前,结交三位辽东新贵。

王家彦向袁崇焕打趣道:“袁大人,这些商人,真是势利得很,来,本官敬大人一杯!”

按品级算,孙承宗下来,就数袁崇焕品级高,王家彦在京城的时候,也参加了遴选辽东三司使的会议,吏部提出来的人选中,袁崇焕也是其中之一。

吏部给出的理由,是他熟悉辽事,而且级别够高,比其他人更有优势。

不知为何,太后最终没有选他,而是选了在辽南,与毛文龙一起阻击后京南下之师的杨嗣昌,杨嗣昌从四品兵备道,升任正三品左布政使,连升两级,以他在辽南的功劳,是足够的。

太后只说了一句:“杨嗣昌有全局眼光。”

袁崇焕就与辽东省失之交臂。

不但朝臣们想不通,就连袁崇焕自己,也想不通,别的不说,此次他跟在小皇帝身边,鞍前马后地跑腿,既是赞画又做秘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哪怕看在这点上,小皇帝和太后,也要给他记上一功吧?

现在,后金灭亡,奴儿干变成了辽东省,他这个辽东督师的职位,就十分尴尬起来,如果不能主政辽东,调回京师另外安排职位,就是他目前面临的选择。

面对王家彦这位朝廷新贵,他放下了督师的架子,虚心求教道:“商人本性,逐利而已,本官却是不放在心上,倒是想借此机会,向王大人请教请教……”

摆出长谈的架势。

王家彦不知道他要请教什么问题,只得谦虚地道:“本官只熟悉商业管理,对于地方治理,却是没有经验的,哪里值得督师请教?

督师礼贤下士,开美佩服,但有所问,开美定当知无不言……”

王家彦,字开美。

袁崇焕冲他拱拱手,苦笑道:“本官知道,自皇太极入关威胁京师,本官就受到同僚们的许多诟病……官职也从蓟辽督师,变成了辽东督师……

现在,这个辽东督师也无用了,朝廷迟早要撤……本官向王大人打听打听,朝廷接下来,有什么动作?”

王家彦知道,他问的是,太后需要什么样的官员?他好改变自己,朝那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