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地火明夷中的回光返照

唐武宗即位后疏远宦官,重用朝官,革除积弊,澄清吏治,发展经济,对内刚柔并济降服藩镇,对外则恩威并施肃清北疆。唐宣宗即位后继续励精图治,抑制宦官,勤俭治国,选贤任能。尤其可喜的是,西域爆发农民起义,将吐蕃人彻底逐出河西、陇右之地。

意外收复河西后,大唐疆域“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再无西顾之忧。

武宗、宣宗两朝再现中兴局面,大唐国势有所回升,百姓再度安居。但他们无力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因此经过短暂的复兴,唐朝不可避免地再次走向衰落,是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六卦,明夷卦。

何谓明夷?

光明消失,或被隐藏起来,就像黄昏。

太阳即将落山了,天空变成青灰色。光明一点点被吞噬,暗夜一点点降临,这就是明夷。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眼前美景很快会被夜幕笼罩,放眼望去眼前尽是黑暗,什么都看不见了。大好的局面消失,一切变得很艰难。

黄昏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心境。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这样的黄昏中,我们看到的是家国情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样的黄昏中,我们体会到的是静谧、疏淡和空灵。

然而,明夷卦要告诉我们的,不只是艰难,还有希望。

火的使用,使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的祖先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烧烤食物,用火驱赶野兽,生活条件大大得到改善。

但是我们的祖先没有打火机,没有火柴,也没有放大镜,取火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于是在中国的远古传说中,燧人氏以钻木取火被尊为“火祖”,被后人尊为三皇之首,地位高得不得了。

但是人们总不能每天都钻木取火吧,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成功率极低,所以他们需要保存火种。

怎么保存火种呢?

通常是挖一个洞,丢入树枝木棍等可燃物,待它们烧成木炭以后,用土木灰盖住使其阴燃。当需要用火时再扒开灰土,添加草木,吹气引燃。

我们的先祖用明夷的方法,世世代代保留了文明的火种。

南北朝时期,我国发明了便携式火种:火折子。

火折子,是一种用粗纸紧密卷成的纸卷。把它点燃后再吹灭火苗,只在纸卷中间保留着缓缓燃烧的火星,可以长时间不灭。需要用火时,拿出火折子轻轻一吹,就可以吹出明火了。

明夷卦告诉我们的道理,大致就相当于这个火折子:无论多么微弱和艰难,为了光明和希望,我们都要咬牙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