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固然还是朝政决策的核心,权倾朝野。但他们在宦官高力士面前,也得老老实实不敢造次。
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高力士不是一般人。诸王公主要喊他一声阿翁,驸马们见到他,则要恭恭敬敬称一声“爷”。当时的四方奏表,需要经过高力士才能送到唐玄宗案前,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高力士甚至可以无需请示唐玄宗,自行做主。
这等人物,即使口蜜腹剑如李林甫、骄横不法如杨国忠,那也是万万得罪不起。
唐玄宗之前,高力士的恩宠只是个例,不成气候。而安史之乱后,宦官的权力得到质的提升,此时他们开始从内宫走出来担任军政要职,并开始形成定制。
比如唐肃宗李亨的心腹宦官李辅国,封公拜将,官至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府仪同三司、知内侍省事,并被授权成为禁军统帅。
让宰相自觉低人一头的是,他们如想拜见皇帝,需要经过李辅国安排。
还有更厉害的,唐肃宗的诏书,居然需要李辅国的联合署名才能生效。
这等于是半个皇帝了。
从此,北风压到了南风,而唐朝的隆冬也就此悄悄来临。
饶是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官集团还有能力和宦官抗衡。而且,有几任皇帝也察觉到不妥,一度打算遏制宦官的权力。
但经历过泾原之变后的唐德宗,忽然发现朝臣和将领都不可靠,只有宦官一直忠心耿耿地不离不弃。于是他将神策军指挥权划拨给了宦官,官名叫神策军护军中尉。又设了掌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的枢密使之职,同样也由宦官担任。
两个枢密使,加上两个神策军护军中尉,合称朝廷四贵。
宦官不仅掌握了军权,还有能力强势干预朝官的权力自留地:政权。
朝官集团当然忍无可忍,于是在唐顺宗年间,爆发了唐朝南衙北司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永贞革新,也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革新的结果是朝官惨败,而宦官的权力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