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祖冲之,《大明历》

所谓八病,则是沈约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的特点,研究出格律诗应避免的八种弊病,包括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至于八病究竟是什么意思,抱歉,没研究过,也不打算研究。

总而言之,四声八病是永明体产生的基础,要求诗歌创作“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么做的好处是,诗人开始自觉掌握和运用声律,有利于提升诗歌的艺术美和形式美。这么做的坏处是,对形式要求过于繁琐,在客观上增强了诗歌创作的困难,削弱了诗歌内容的重要性。

如果说沈约是永明体的倡导者,在理论上推动和引导了时代风气的形成。那么谢朓则是永明体的实践者和集大成者。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们同出身于高门望族陈郡谢氏,却不是同一时代之人。

谢朓以诗名着称,在世时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沈约称赞他为“二百年来无此诗。”和大谢一样,谢朓长于山水诗创作,诗风清逸流丽、工细自然,对唐代律绝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刘宋、南齐两朝,对后世贡献最大的,不是永明体,也不是诗人谢朓和沈约,而是伟大而低调的祖冲之。

祖冲之(429年-500年)生于刘宋,死于南齐,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保定涞水县),中国着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

祖冲之家学渊源。他的爷爷祖昌是刘宋朝大匠卿,负责管理土木工程建造,他的父亲祖朔之同样学识渊博,经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祖冲之自小就对自然科学、文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刘宋孝武帝时期,祖冲之加入华林学省从事科技研究工作,后入总明观任教授。总明观,是当时的最高科研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内设文、史、儒、道、阴阳五门学科。在这里,祖冲之接触了更多关于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藏书。

公元462年宋孝武帝大明年间,祖冲之编成《大明历》,在何承天《元嘉历》的基础上,修正了日月方位、冬至、夏至等差讹,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并将岁差引进历法。

什么是岁差?

简而言之,地球运行的速度不是均匀不变的。每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与上一年的冬至点比,总有一个微小的时间差,这就叫岁差。这个数据,据现代天文学计算大约每年相差50.2秒,每七十一年零八个月向后偏移一度。

小主,

早在西汉年间,我国的天文学家就观测出了冬至点后移的现象,但并没有明确岁差这个概念。祖冲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计算出岁差大约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

以当时的科学观测条件,祖冲之竟然能计算出如此微小的时间差,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他居然还顺便改革了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