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地天泰卦中的西汉初年

刘邦建立的大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无论在政治、经济、邦交上,还是在思想、史学、文艺、科技等领域都卓有建树。大汉帝国的威名经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到欧洲,他们开始称呼华夏民族为汉族。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国家安定,经济通达,是为《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十一卦,泰卦。

泰,有安定、通达、宽裕之义。《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地交感,这就是泰卦;君王要掌握天地运行的规律,顺应天地化生万物的机宜,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天本在上,地本在下,但在泰卦这里却搞反了,天到下面去了,地反而到天上去了。各不安位,为什么就安定、通达了呢?

这时候,我们不妨用《道德经》解释解释: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处于低洼之处,所以能成为百谷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就要言辞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天的地位很高,却把姿态放得很低,地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真心归服,天地就有了交感,不就安定团结通达了吗?

所以泰卦的卦辞是:泰,小往大来,吉,亨。泰卦,付出小,收益大,吉祥,亨通。有人说,礼貌是人际交往中,成本最低却最有效的方式。微笑和赞美,只不过动动嘴皮子,就可以收获别人的真心,当然吉祥亨通。

泰卦六爻的爻辞分别是: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ping)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泰卦讲述了殷商晚期,帝乙归妹的故事。

殷朝晚期,位于西南的方国周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即位后,遵循先王遗训,以仁义治国。“拔茅茹,以其汇”,周边的诸侯国都愿意服从他的指挥。大约在公元前1113年,季历“包荒”,他开始征讨西方戎狄,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又先后攻下燕京和余无,既扩大了周国的疆土,又确保了殷朝西部边境的安宁。因为战功卓着,季历被殷王文丁任命为牧师,拥有对西方诸侯的号令之权。然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凡事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随着周国日渐强大,商王文丁心生戒惧,于是囚杀了季历,商周关系恶化。

姬昌(约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继位后,“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他生活俭朴,还经常到田间劳动。他效法先祖,沿用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关心民间疾苦。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许多贤者慕名来投。周国国力大增,在当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之称。姬昌拜姜太公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准备讨伐殷商,为父报仇。

但周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讨伐殷商的时机还不成熟。周文王“翩翩,不富以其邻。”在他不动声色的谋划下,位于殷朝东南部的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相继发生叛乱。

殷商新王帝乙为避免腹背受敌,决定“帝乙归妹”。他采用和亲的办法,把女儿嫁给了周文王,借此修好与周国的关系,稳定天下局势。姬昌审时度势,为了争取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意与殷商联姻。殷纣王帝辛和微子启是帝乙的儿子,如果帝乙归妹这件事属实,那么他们就是周文王的妻弟,周武王的亲舅舅。

于是在短期内,商周两国之间“城复于隍,勿用师。”他们不计前嫌,休兵止戈,重归于好,直到帝辛(卒于公元前1046年)即位。他囚禁了姬昌,再次挑起商周间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