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卦六爻讲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龙场悟道,缔造心学学派的历史故事。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本名云,字伯安。他是浙江余姚人,自幼家世良好,其父王华是成化年间科举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相传他出生之前,他的祖母曾梦见一位天神怀抱赤子从天而降。看来这位天选之子,当应在王阳明身上。
王阳明从小大智若愚,似乎什么都比别的孩子要慢半拍。一般的孩子十月怀胎即出生,他在娘肚子里足足待了十四个月才出生。别的孩子顶多两岁便开始牙牙学语,他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鸿渐于干,小子厉,”他的祖父非常着急,于是寻经问典将他改名“守仁”。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王阳明立刻就能开口说话。
王阳明十二岁才进书塾读书。有一次,他与书塾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有言,无咎,”他说科举并不要紧,天下最要紧的是做一个圣贤之人。
想做圣贤的王阳明看起来笨笨的。
他十七岁时,与妻子诸氏成婚。然而在结婚当天,新郎却突然不见了,直到第二天才被岳父气哼哼找回家。原来当日王阳明偶遇一位道士,两人相对静坐,共同修习养生之术。
第二年,十八岁的王阳明“鸿渐于磐,饮食衎衎”,他带着新婚燕尔的妻子诸氏返回浙江余姚,途中拜访着名理学家娄谅,获得了格物致知的学问。回家后,他决心格一格竹子的道理,于是对着一丛修竹足足格了七天七夜,结果什么都没格出来,人却大病一场。这就是着名的守仁格竹。
身体力行格竹之后,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之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王阳明二十一岁参加浙江乡试,登榜中举,此后连续参加两次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父亲王华开导他说没关系,下次努努力就能中了。
王阳明笑着回答:“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