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欢天喜地过佳节

在众人翘首以盼中,北平府终于迎来了那一年一度、盛大非凡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仿佛是一夜之间,节日的欢乐气息如同春风拂过大地,悄然弥漫在北平府的每一寸土地,所到之处,皆被渲染得热闹非凡。整个北平府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府邸内外,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仿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天刚破晓,晨曦微露,罗通、秦怀玉、邱宇便精神抖擞地带领着一大家子,投入到节日庆典的准备工作中。家人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怀揣着对节日的期待,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府邸的各个角落,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浓浓的节日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罗通,这位精神矍铄的长者,站在庭院中央,宛如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孩子们呐,咱们把这些灯笼挂得高一些,要让整个院子都亮堂堂的,把这节日的喜气都给照亮咯!”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却又透着满满的慈爱。

秦怀玉和邱宇则忙着搬运桌子、摆放椅子,精心布置着晚上赏月的场地。秦怀玉费力地搬着一张沉重的桌子,额头上微微沁出了汗珠,却仍笑着对邱宇说道:“邱兄,今年中秋,咱们可得好好热闹一番,让家人们都能感受到这节日的欢乐氛围,留下美好的回忆。”

邱宇一边稳稳地扶住椅子,一边笑着回应:“那是自然,平日里大家各自忙碌,难得今日聚在一起,必定要过得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

而在厨房内,女眷们也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精心制作着各种传统美食。屠炉公主熟练地揉着面团,那面团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随着她的双手上下翻动。她一边揉着面团,一边对身旁的李月英和洪月娥说道:“咱们今儿个多做几种口味的月饼,甜的、咸的、豆沙的、五仁的,让大家敞开了吃,吃得心满意足。”

李月英微笑着点头,眼神中透着期待:“好呀,我这就去准备些新鲜的馅料,都是大家爱吃的,保证味道绝佳,让大家赞不绝口。”说着,便转身去挑选新鲜的食材,动作麻利而熟练。

孩子们呢,也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庭院里叽叽喳喳地穿梭忙碌着,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活泼的气息。罗英和罗昌正争着挂五彩灯笼,罗英眼睛紧紧盯着一个红色的灯笼,着急地催促道:“罗昌,你快把那个红色的灯笼递给我,我觉得挂在这儿肯定好看,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能把院子点缀得更漂亮。”

罗昌嘴里嘟囔着:“你别急呀,我这正给你递呢。你看你,急得像个小火球似的,小心摔着。”说着,小心翼翼地将灯笼递给罗英。

邱琦和秦英则在一旁帮忙摆放水果和点心。邱琦看着桌上摆满的琳琅满目的美食,不禁咽了咽口水,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哇,这么多好吃的,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了,一会儿可得大饱口福了。”

秦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别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等晚上赏月的时候,有的是时间慢慢品尝,到时候你可别吃得太撑咯。”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太阳渐渐西沉,夜幕终于缓缓降临。一轮明月如同一个巨大而皎洁的银盘,从东方的天际缓缓升起,洒下柔和而清冷的光辉,仿佛给整个北平府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银纱,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一家人围坐在布置好的庭院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和新鲜的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月饼的形状圆润饱满,宛如天上的明月,寓意着团圆;水果色泽鲜艳,香气扑鼻,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罗通端起一杯香气四溢的茶,轻轻抿了一口,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众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孩子们,这中秋节啊,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上古时代,那时候,人们对月亮怀着敬畏之心,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到了汉代,这一节日逐渐普及开来,而后在唐朝初年基本定型,在宋朝以后更是盛行。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同赏月、品尝月饼,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仿佛在探索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世界。罗英歪着头,好奇地问道:“爷爷,那为什么要吃月饼呢?这月饼和中秋节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吗?”

罗通微笑着,耐心地解释道:“月饼最初啊,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古人认为,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将它献给月神,能祈求平安和幸福。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慢慢地,月饼就成了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也寓意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罗昌眨了眨眼睛,又好奇地问道:“那猜灯谜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中秋节要猜灯谜呀?”

小主,

秦怀玉接过话茬,笑着解释道:“猜灯谜啊,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大家把谜语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猜对了还有小奖品呢。这不仅有趣好玩,还能增长知识,锻炼大家的思维能力,为节日增添不少乐趣呢。”

听完罗通和秦怀玉的讲解,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心中对这个古老的节日也增添了几分敬畏和喜爱。

接下来,大家开始兴致勃勃地玩起了传统的节日游戏。秦英和邱琦迫不及待地跑去放烟花。他们点燃烟花的导火索,只听“嗖”的一声,烟花如流星般直冲云霄,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那绚烂的烟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紫的如梦,照亮了整个夜空。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哇,好漂亮的烟花!简直像梦幻的仙境一样!”

罗通和秦怀玉、邱宇则玩起了踩高跷。罗通虽然年事已高,但身手依然矫健。他熟练地踩上高跷,稳稳地走在庭院中,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时光。他笑着对大家说:“想当年,我踩高跷可是一把好手,在这附近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手艺可没落下。”说着,还故意展示了几个灵活的动作,引得家人们阵阵喝彩。

秦怀玉和邱宇也不甘示弱,纷纷踩上高跷,在庭院中展示着自己的技艺。他们时而快步如飞,时而做出一些惊险的动作,引得家人们掌声不断,欢呼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屠炉公主和女眷们则组织孩子们玩起了猜灯谜的游戏。她们把写好谜语的纸条精心地挂在灯笼上,五彩斑斓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召唤着孩子们前来解谜。孩子们围在灯笼旁,绞尽脑汁地猜着谜语,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喜笑颜开。

罗英看着一个灯谜,大声念道:“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这是什么呀?我怎么想不出来呢。”他挠了挠头,一脸困惑的样子。

罗昌眼睛一亮,兴奋地跳起来说:“我知道,是正大光明!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可不就是正大光明嘛!”

屠炉公主笑着点头,称赞道:“罗昌真聪明,猜对了!这是给你的小奖品,一个精美的小香囊,希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