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他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说道:“一直以来,我们的中医传承都被所谓的行医证束缚住了手脚。
要知道,这行医证本就是西方医学的产物。
可咱们华夏有着上下五千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啊!这段漫长的岁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行医证对于我们传统的中医来说,无异于在传承之路上竖起了一道高高的城墙,阻挡了大多数热爱中医的人士前进的脚步。
回想一下吧,我们伟大的中医先辈们,像华佗、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等那些名垂千古的大医圣们,他们可有行医证?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我今天在这里毫不客气地说一句,难道拥有行医证的人当中就真的没有庸医存在吗?”
杨斌稍微停顿了一下,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水,然后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你们想想看啊,那些从一个中医小白到从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们,历经了整整四五年的学习时光,这四五年里,他们固然能够掌握不少中医理论和基础知识,但又真正能领悟到多少中医的精髓呢?
不可否认,凭借着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去参加行医资格证考试并顺利通过,对他们来说可能并非难事。
然而,再看看那些出身于中医世家的传承者吧!他们自幼便耳濡目染,长期沉浸在中医的氛围之中。他们不仅熟知各种药材的药性,还能够巧妙地运用相生相克之理来调配中药;他们了解每一种中草药的独特属性,精通脉象诊断之法,善于根据病情组方开药,就连针灸这样高深的技艺也都了然于心。
可是,仅仅因为他们缺少一张学校颁发的文凭,甚至对外语一窍不通,导致无法考取行医资格证,就这样无情地剥夺了他们施展中医天赋的机会,这难道不是对中医传承的巨大埋没吗?
更为糟糕的是,如今居然让那些根本不懂中医的人,依照西医的模式和方法来管理中医行业。如此下去,中医怎能不逐渐走向没落呢?”
从卫生厅、中医学院以及中医协会诸位领导们那凝重而若有所思的面庞之上,可以清晰地察觉到,杨斌刚才所讲的一番话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了他们内心深处最为敏感的琴弦之上,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然而,尽管如此,众人心里都十分清楚,规则的制定并非这些身处要职之人能够轻易左右或更改的。
对于这一现实状况,杨斌自然也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