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这个没问题!”
“第二步,就是消灭新加坡的英军;我在兰芳和当地华人沟通的时候,听说新加坡没有淡水河流。”
陈继铭闻言眼睛一亮:“李军长的意思是,断其淡水,如同三国马谡一样?”
“然也!”李天佑详细的解释道:“若我们有了制海权,就不担心海上被敌人偷袭。
“那整个新加坡就成了一个孤岛,任我们拿捏。”
“甚至,我们可以围点打援,只要有从应该方向过来的英吉利援军,都将其击沉在马六甲海里。”
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让陈继铭心悦诚服:不愧是能统领数万人的军长。
这策略相当不错。
“李军长此计策甚妙,英吉利人在新加坡已经四十余年,耗巨资建设了面向海面的要塞炮。”
陈继铭缓缓说道:“我本来是想在正面吸引敌人注意,贵军从后面越过丛林登陆,突袭拿下。”
(PS:二战日本的策略。)
“陈司令此方法,也甚为精妙!”花花轿子人抬人,李天佑也夸奖一句。
最后;
最后两人把策略一结合,定下李天佑从后进攻,并且断绝淡水,循序渐进拿下新加坡。
而陈继铭则负责海上的所有敌人,不管是目前新加坡港口的英国舰队;
还是未来有可能的印度方向援军。
英国在新加坡停留的舰队,大小舰只二三十艘,二级战列舰都有三艘。
当然,面对东华国的铁甲舰,败局几乎已定。
即使在岸防炮的援助之下,英国军舰也被击沉大半,剩余的向印度洋逃跑。
之后的几个月,都有印度和缅甸方面的军舰过来援救,但都被陈继铭给打回去了;
英国舰队只要被击沉几艘,见无力伤敌,都会自动撤退。
如此;
新加坡的一万驻守军队,在没有海上援助,淡水断绝,北面又有华夏开拓军进攻的情况下;
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至此;
在1863年年初,林凤祥先下手为强的计划完成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要看在澳洲的陈玉成。